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3616397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的政策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6-26 浏览次数:193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等6大重点任务。《实施意见》要求做强未来高端装备,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体系。装备制造业被视为制造业的“脊梁”,是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立足装备制造业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对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意义十分重大。

图/中经视觉

充分认识未来产业的重要意义

布局未来产业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从全球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产业主要集中在智能、低碳、健康3个方面,且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加速未来技术发展。当前,发达国家均已加大力度实施未来产业战略布局。我国也开始全面布局未来产业,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6大方向产业发展。

布局未来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打造高端文旅装备、先进高效航空装备、深部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标志性产品,开辟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新赛道,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让未来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载体。

布局未来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总体来看,布局未来产业能够从要素供给、终端需求、区域产业布局和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4个维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

布局未来产业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举措。我国在产业链供应链的高端和低端环节正遭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一方面,我国必须不断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以应对来自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不断升级的竞争;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集成电路、生物制药、5G等战略性产业的高端环节不断对我国围堵和打压。面对上述严峻挑战,我国不但要在既有的技术框架实现关键技术自主研发,突破现阶段的技术制约,还需要有创造性、前瞻性的思维,在量子信息、氢能与新型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前沿材料等领域超前布局,开辟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实现“换道领跑”。

发达经济体发展未来产业的经验借鉴

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推出的相关政策看,都在立足本国的优势领域、产业特色等,围绕量子科学、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空天海洋等未来产业进行布局。加大前瞻性技术领域研发投入、培育和吸引多层次人才、完善科技基础设施、强化科技政策和产业政策的作用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共同政策选择。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装备制造业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应该基于洞察全球未来产业布局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从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研发效能、研发投入、基础设施、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未来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强前沿性、战略性科学技术研发。

科技创新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在未来产业发展上赢得先机,更应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一是要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持续提升科技整体水平,加强原创性、突破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尽快突破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技术;二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部署实施战略性、储备性科技研发,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

二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我国装备制造业须发挥体制优势,继续强化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一是建设技术领先、运行高效、创新有力、综合效应显著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母级”创新平台;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三是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等方面的突破,为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四是推动未来技术转化和工程化,增强科技基础设施溢出效应,引领并带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三是加强对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战略投资。

未来技术发展周期较长,从成果孵化、商业化到产业化都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我国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和投资不能“急于求成”,应从长期性和战略性出发,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知识产权基金、未来产业发展基金等,发挥长期性、战略性资金对未来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保障作用。

四是培育和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科技创新的本质是人才竞争。我国应探索构建适应未来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通过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或面向全球引进等模式,保证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供给。二是面向国家战略性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积极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等更开放的选人用人制度,以推动基础研究、底层技术、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技术突破为导向,培养和引进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三是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导向,激发高等院校的学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学术志趣,培养一批未来科学家和未来产业人才后备军。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应用。其中机器人、量子通信卫星、氢能与储能、第三代半导体、第六代通信装备等未来产业加速布局。

其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未来产业布局加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未来产业日益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装备制造的科技前沿领域,各地均在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其二,智能化技术持续拓展,绿色低碳转型不断推进。从发展趋势看,装备制造业未来产业主要呈现智能、绿色两大技术演进方向。一是智能化趋势加速演进。2023年,智能设备制造有关行业生产保持高速,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60%、20.5%。高技术仪器仪表生产加快,助力各行业智能化发展。同时,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下一代通信技术、人机交互等领域成为当前前沿科技热点领域,相关领域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出。二是绿色低碳转型加快。2023年,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产品产量比上年分别增长30.3%、54.0%、22.8%。水轮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35.3%、28.7%、36.9%。电动飞机、氢能和储能、低成本核电不断取得技术突破。

其三,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重大技术产品取得突破。

突破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装备制造领域创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500米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正负电子对撞机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建成。2023年末,机械工业挂牌运行和批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共计达到260家。为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二是重大技术和产品不断突破。在量子信息领域,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6年即发射升空。在氢能领域,制储运等环节技术进步显著,质子交换膜电解槽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空间技术方面,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造技术得到全面验证。

其四,未来产业重大项目不断落地,产业化进程加速演进。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未来产业的前瞻性布局。一是与未来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不断落地。如2017年8月,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建设完成了全长2000多千米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2021年4月,我国未来网络实验设施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互联网实验设施正式开通。二是领先企业正在加速推进未来产业布局。如在氢能领域,我国已经初步布局了涵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等环节的氢能产业链。领先企业积极开展氢能产业布局,加强战略合作,加速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引领氢能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发展未来产业时,创新资源、能力、研发组织、产业基础等方面基础较好,但是仍面临产业基础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有待突破、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能力有待提升。

多年来,产业基础能力不强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硬件方面,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及专用检测系统等基础制造装备存在明显短板,前沿及新兴领域装备有效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大部分的高端芯片、工业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核心零部件、航空航天动力系统及装置产品依赖进口。在软件方面,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仍落后于全球先进水平。在未来产业领域,我国核心技术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尚存在差距。如我国量子计算领域的前沿研究、样机研制和应用推广与欧美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关键性技术面临发达国家封锁。

相对于传统产业,未来产业引领的新经济具有几何式爆发增长的特征,当前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的发展模式已从链式创新走向生态创新。未来产业从上游的材料、芯片、元件,中游的设备、系统、终端,到下游的应用与服务,中国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介入。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试图以切断其国际供应链为手段,把中国公司从未来产业的国际创新生态中剔除,以巩固远期美国继续掌握未来产业的技术先导权、产业主导权和生态话语权。当前在最重要的几大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全球创新生态几乎均由美国公司所主导,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拐点之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三是产业创新生态有待完善。

与成熟产业相比,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的创新生态体系尚不完善。一是产业创新体系仍存在断点堵点。未来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对原材料、零部件、生产设备、工业软件等多个方面的创新需求,而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不够,科技成果转化仍存在瓶颈,创新产出效能不高。二是面向未来产业的基础设施、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不健全,缺少统一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以氢能产业为例,全国性的氢能发展战略规划尚未出台,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的加氢站建站标准法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三是配套政策不完善、不统一。各地区对装备制造相关主导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同,导致不同产业间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环境,各产业间的创新行为与创新能力参差不齐。

四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供给不足。

创新人才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关键,对未来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而我国装备制造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才比例较低,尤其缺少跨界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优势尚不显著,还亟须培养、引进、使用大量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智能制造代表了先进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分析,2025年智能制造人才需求为900万人,人才缺口预计达450万人。其中人工智能人才目前存在较大缺口,国内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未来产业的五个抓手

首先,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地能力。

面向前沿领域和重大需求,加强前沿技术和“硬科技”创新布局。一是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发展,为建设服务国家大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加强对前沿科技基础研究的支持,围绕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重大装备、先进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设备、工业软件等存在重大产业安全隐患的领域或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产业链关键短板和痛点布局创新链。三是加大对“硬科技”的创新投入的支持力度,鼓励重点地区加大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投入,主动争取承担和突破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实现原创技术引领性突破,支持各地围绕禀赋优势打造细分领域的标志性产业。

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一是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建和完善一批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双创平台、未来工业技术平台、未来工厂试验平台、测试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二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作用,加大力度吸引世界一流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形成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前沿优势领域实现更多“从1到N”的突破。三是打造定位科学、业态鲜明、功能突出、场景完善的特色未来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形成一批未来产业赛道,打造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增强技术研发功能,提升未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能力。

其次,做强做大做优市场主体。

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双创”活力。一是设立面向装备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专业孵化基金,孵化培育一批重大技术项目、产业项目和领军创新团队,培育一批处在未来产业技术前沿的种子企业。二是强化地区性创新配套性政策保障机制,扩大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适度提高获得原创性和突破性创新成果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奖励力度。三是设立长效机制落实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推动中小企业逆周期加大技术创新投资;探索通过长期债券转股权等方式引入长期资金;适度调整融资结构,加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比例,降低信贷规模增速,积极推进成熟的创新型企业在科创板、新三板上市。

优化企业培育梯度,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带动未来装备制造业发展。一是发挥大企业在产品架构设计、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强化对行业龙头企业的监管,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广泛开展“双创”活动,加大对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在重点行业打造一批独角兽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三是以补技术短板与促产业升级为目标,鼓励各地结合自身优势针对装备制造业招商引资,通过“精准招商+自主培育”模式,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团队和双创企业,聚焦前沿新兴科技,培育未来产业生力军。

再次,前瞻创造多元应用场景。

以培育新型产业形态为动力,持续营造未来产业早期应用场景。一是以实现“场景兴国”为目标,研究设立未来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提供产业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提高面向未来准确提出前瞻性需求的能力。二是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示范区集中对前沿新技术产业化开展应用场景试验,设立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先行先试。三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支持各地聚焦重点领域发展装备制造业,大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以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为目标,持续营造前沿技术应用孵化场景。一是逐步打造全周期孵化机制,以社会需求为牵引,探索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建设未来城市场景试验区,有效整合科技研发资源,全面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链条,带动优质创新资源集成攻关和产品孵化转化。二是重点支持创新型企业参与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创新成果在开发区场景体系先行示范、集成应用,将应用场景打造成为高精尖创新成果“从涌现到实现”的战略平台。三是加强对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新技术产品的梳理和挖掘,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型企业灵活参与市场需求项目,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融合创新的场景实测和市场验证。四是充分依托国家创新城市评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试验)区试点等政策,遴选有前瞻性、有潜力的创新技术产品和方案。五是加强对应用场景的示范推广,鼓励大型国有企业应用创新产品(服务)构建新场景,通过需求侧支持加速前沿技术产业转化,形成一批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第四,完善新型经济生态系统。

加快推进新基建及应用生态,助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一是推动科创空间布局建设概念验证、未来实验室、算力及数据等功能设施,科学统筹推进项目立项和招商引资,引导企业审慎理性投资。二是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的软件能力和内容生态建设,加大对内容和软件的孵化和支持力度。三是设立专项投资基金,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为新基建重点项目提供适当财政贴息,通过担保基金、引导基金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四是加大对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项目和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为新基建相关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提供必要的基础研究支撑。

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着力点,增强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定制化程度。一是加强对未来新兴领域设立研究基金、设置不同层级的人才称号等方式,培养和激发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二是提升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研发和稀缺数据等创新要素收益占比,推动企业由生产加工环节低水平循环向上下游研发设计、品牌创造、高端售后、供需匹配等新兴前沿领域迈进,支持具有未来产业特征的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三是鼓励制造业企业与数字经济企业共享数据,促进政府引导型供需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制造定制化水平,满足个性化、高端化、超前化产品需求,提升未来产业领域数字化水平。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未来产业发展氛围。一是配合结构性减税,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技术,推动工业基础设施迭代升级,降低高端要素成本,改善企业成本结构。二是不断优化提升产业环境,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持续促进优势产业、前沿技术向未来产业转化。完善政策评价体系,健全营商环境评价机制。三是积极完善政府审批权责,建立审批流程标准和服务方式标准,简化与优化企业投资审批流程和设立程序,促进企业投资便利化。四是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提高服务贸易对外开放水平,加强高端产业链合作和未来产业项目合作。

最后,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合作。

推动产业合作“引进来”“走出去”,开创内外互促新局面。一是积极拓展国际研发资源边界,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加大高端科创人才引进力度,与国外顶级研发团队联合开展研发攻关;吸引海外优秀创新创业团队加入“双创”活动,塑造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二是加强与RCEP国家和地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未来产业上创新合作,加强经贸合作框架内成员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跨境流动、科技伦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在基础科学、产业共性技术等方面加强合作。

推动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创新中心城市加强战略合作,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合作体系。一是重点聚焦未来产业赛道科研攻关,率先在部分领域形成具有特色的环节竞争力,协同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性。二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在数字经济、空天科技、绿色氢能等产业积极承接产业链创新链不同环节,推动创新中心城市的有序合作、良性竞争和错位发展,探索建设“多点中心、资源互补、创新共促、产业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梯度体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高级工程师 徐宇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