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3496609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中国制造业最大危机并非国外科技封锁,而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3 浏览次数:389

中国制造业目前需要面对的内外危机很多,在外担心有国外科技的封锁,在内最大的问题在于招不到年轻人进厂。

相比较而言,比起国外国外科技封锁,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这更为致命!

一旦工厂进入用工荒阶段之后,产量上不去,工厂也就无法大规模的接订单。

这么一环套一环,最后会直接影响到工厂的生存。

在十几年前,工厂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工作场合,而如今才过去十几年,为何当代的年轻人都不再愿意进厂工作了呢?我们今天一起来了解!

一、选择性更多

在2000年初,70、80后还都很年轻,在中国的制造工厂内,几乎全是这些70后,80后在没日没夜的工作,他们的劳动力廉价,而且工作时间长。

当时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远远赶不上那些发达国家,可供年轻人选择的职业并不多。

工厂对于他们来说不仅环境好,而且工作单一、简单,几乎全是流水线的工作。

当年的很多人都会以能够进入工厂工作为荣,每个月能够准时的拿到工资,对当年的70、80后来说,就已经是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加班还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

这让无数的70、80后向工厂蜂拥而至,加上当年大多数家庭生活的都比较拮据。

很多偏远山村的父母都不愿意在孩子读书上花费太多钱,反而希望孩子能早早辍学去工厂打工,减轻家里的负担。

我国是人口大国,当年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工作缺口远远没有劳动力的数量多。

因此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从而也影响了劳动者的报酬,使得他们成为廉价劳动力。

这些富余的廉价劳动力,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来到中国成立工厂,只因为在中国可以省下一大笔人工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企进驻,同时带动了我国国内的制造行业迅速发展。

可以说当年这批年轻人,对我国未来经济繁荣盛况做出了不少贡献,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如今二十多年已经过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当今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新兴职业,比如外卖、直播、自媒体、互联网销售等等。

这些职业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拥有更高的吸引力,时间自由,而且有机会获得更高的收入,甚至有可能实现一夜暴富。

同时让年轻人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加上如今的90后和00后都是在互联网的熏陶下长大的,他们远比70、80后对互联网的接受能力更强。

新一代年轻人生活在国家繁荣昌盛的年代,他们自小身边的环境也比较好,很多年轻人很小便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追求。

年轻人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活跃,但工厂的管理模式却一如既往,毫无变化。

这让很多年轻人认为工厂的工作是枯燥而乏味的,他们宁愿支个摊在太阳底下摆地摊,也不愿意去工厂上班。

当代年轻人追求自由,最怕的便是被束缚,相比于工厂工作,他们更愿意选择电商、快递等自由职业。

当然有不少老人表示,“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没吃过什么苦,也没几个勤快的,工厂的工作这么累,他们肯定干不来,只想干一些轻松的工作”。

那么年轻人选择不去工厂,真是因为太懒了,吃不了工厂的苦吗?

二、劳动与收入不匹配

其实并不是,当代年轻人对金钱的追求显然要比老一代人更加理智,更加精明,他们衡量一份工作值不值得去做的因素有很多。

他们不像老一代人,只知道有活干,有钱拿,就很满足,完全不会思考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报酬是否匹配。

要知道大多数工厂为了提高产量,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压榨一线工人的休息时间,让一线工人不停的加班。

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都是常态,一年能够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

当然也会有不少人说,加班是有加班费的。

大多数工厂虽然在对外招工时,会说平均每个月到手工资能够有七八千,甚至更多。

他们说的都是经过加班后的工资,实际上他们给的底薪只有三四千块钱。

要想得到更高的工资,只能靠加班,但加班一个小时给的加班费非常低,只有十几块钱。

更为苛刻的要求是,这种加班一般是属于强制性加班。若是拒绝加班,只想拿底薪的话,很快便会被以工作不积极、态度不端正等理由辞退。

牺牲无数的时间、精力,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微薄的工资,性价比实在是很低。

年轻人对于工作显然比老一代人更加理性,他们不会一味的为了追求金钱,牺牲掉自己的个人时间以及身体健康。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根据研究发现,当代年轻人比老一代人更加的勇敢和聪明,他们对于职业的选择并没有什么体面的要求。

相反,只要是收入高,劳动与收入成正比的工作,即使是服务员,销售、推销等需要放下面子的工作,当代年轻人也都比较愿意去做。

老一代的不少人经常把体面挂在嘴边,他们往往会认为做服务行业的工作是没有面子的。

宁愿选择去工厂累死累活,也不愿意放下所谓的自尊,去做一些轻松的工作。

如今中国制造业工厂内的一线工人,几乎依旧是二十年前那批70、80后,甚至还有一些60后。

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份工作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已经远远跟不上新时代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

他们对于新兴行业的学习能力也没有那么高,即使选择从事新兴行业,也很难会比年轻人做得好。

二十多年前他们没有选择,进入了工厂工作,二十多年以后,他们依旧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留在工厂。

老一代人不可能不懂,他们所干的工作,是收入与劳动是不匹配,但他们的选择性并没有年轻人的多。

除了对新兴事物的学习能力较弱意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学历,所掌握的知识有限。

三、整体文化水平提高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近两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高达1170万人。但他们很少愿意选择去一线岗位上去工作,这批年轻人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熏陶的根深蒂固。

大多数工厂在学校招工时,说是给大学生毕业生设置的储备干部岗位,其实是一个管理岗位,但是要先去一线岗位上工作锻炼。

其中一部分企业是真的能够做到他们所说的,让大学生在一线工作两三个月之后,便调到管理岗位,但更多的企业还是以管理岗位名头招一线工人。

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对于企业的话深信不疑,在最初进入工厂之时,怀揣着多少梦想与热情,在一日一日的流水线工作看不见尽头时,就会产生多大的落差感。

在这种工作岗位上,他们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也会对“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产生疑问。

自己的父辈没有读过书所以进工厂工作,自己辛辛苦苦寒窗苦读十几年,还是进工厂,做流水线。

这个工作看不到任何发展前途,无法获得更高的工资待遇,完全体现不出自己的价值。

在一些不正规的厂子里,老板的一群亲戚一来,职位便是高高凌驾于自己之上。

无论自己多么努力,读了多少书,拥有多少才能,都是毫无用武之地,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众多大学生逃离工厂的工作。

他们更愿意去职场做一些文职类,金融类的工作,即使工资相对低一些,但却能获得很高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当代年轻人的整体文化水平都比较高,他们一腔热血进入到社会,想要打拼事业活出一番天地。

又怎么会甘心进入工厂做一线流水工人,去做那些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工作呢!

一旦进入工厂工作,压抑的管理制度,全天一天24小时换班制的工作,让年轻人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看似工资高一些,但最多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即使心怀梦想,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提升自己。

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时间越久,被社会淘汰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工厂的工作局限性很大,完全不是这些刚毕业大学生的首先工作,靠流水线工作,日复一日的加班,几乎没有可能实现财富自由。

总结:

当然以上三个是年轻人不去工厂工作的原因,看似是外部环境的改变,和年轻人整体观念的转变。

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工厂多年一成不管的管理思维,以及不肯付出更高的报酬来给一线工人。

但凡工厂的管理制度好,劳动报酬高,福利好,能够提供给年轻人更多的晋升机会,年轻人当然会转变想法,抢着进入工厂工作。

中国制造业工厂的一线工人缺失量非常大,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工厂更多的是需要从自身开始改变,而不是一味的从年轻人身上找问题。

那么你愿意去工厂里面工作吗?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