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3496609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902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5-23 浏览次数:26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河南实际,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设备更新应着力在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在“四化”上见实效。

以数字技术为驱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全覆盖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最关键、最基础的是要率先实现数字化。数字化不仅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更是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力量。

构建完善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可靠、高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推动5G网络的广泛覆盖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加快5G基站的布局,实现产业集聚区的全面覆盖,提升网络的稳定性和传输速度;建立区域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平台,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服务,助力企业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鼓励企业引进物联网设备、智能传感器和边缘计算设备,实现生产线的实时监控和数据采集,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

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全覆盖。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推动企业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自动化。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智能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计划、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鼓励企业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积累经验,树立标杆,带动更多企业加入数字化转型的行列。

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政府和企业应共同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数字化技能和素养。积极搭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平台,共同培养数字化人才。鼓励高校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培养具备数字化技能的专业人才;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掌握能力;通过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数字化领域的高端人才来河南创业和工作,提升本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制造业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模式的全覆盖。

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高端化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关键所在。设备更新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创新的“含金量”。

加速构建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低研发投入创新模式,引导企业通过增强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应用场景拓展、创意设计及数据挖掘等创新,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注重打造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中试车间等多元化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创新需求。

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巩固提升新能源汽车、先进装备等重点产业竞争力,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势与培育新质生产力有效结合,依托方便速食、药食同源等新消费趋势,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关键和前沿材料领域,加大国产替代研发力度,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高端化发展。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围绕我省7大产业集群及28个重点产业链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加快关键技术的攻坚,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加速省级产业联盟建设和运行,集中力量攻关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创新资源整合和效能提升。围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先进装备等领域,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着力打造融合性强、竞争力强和科技含量高的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新格局。

以信息融合为抓手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化企业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融合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通过精准的市场需求分析,指导产品设计和生产计划的优化调整。特别是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整合供应链上下游数据,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和响应速度。通过数字技术优化库存管理、订单处理和物流配送,节约成本,缩短周期,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加大对创新技术研发和人才引进的投入。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积极探索智能产品设计、远程监控和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推动产品与服务的个性化和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创造和技术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化制造业。

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转型

绿色低碳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可以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推进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绿色技术研发投入,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协同创新,分享资源成果,推动成熟绿色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

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立足各地特色和优势,出台差异化的产业布局规划,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至高新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和绿色发展。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企业绿色竞争力。优化供应链管理,推动供应链绿色化改造。通过营销策略和品牌推广,树立绿色品牌形象。重视绿色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绿色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胡世锋,作者系省委党校(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校长、党组成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