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上海。
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上海依旧是中国制造业重镇,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上海的制造业开始逐步分离,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陆续接过了制造业的接力棒,这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以苏州、杭州为中心的城市带。至千禧年,当时很多海外订单国内承接地虽然是上海,但商品的实际制造地都在苏杭。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苏杭对上海交通便利,出口手续也非常方便,比如当时有这么一个情况:宁波的货转运到上海再出境的时间,是短于同样货物直接从宁波出境的;第二,仅仅是环沪城市,有时候就一百多公里的距离,这些城市的人工成本也低于上海本地很多,而这会商品更有竞争力,厂商更容易赚到钱!
其实这一段历史,现在解读起来还是挺简单的。首先,我们国家基础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迎来一波巨大发展,这让中国几乎所有沿海地区都具备了发展制造业的可能——上海之所以可以成为中国近代制造业的中心,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上海的基础建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是中国的天花板,而且是仅有的那个具备实现工业化可能的城市,上海不生产能源却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还有便捷的江河交通和海上贸易,至于劳动力——只要有工作岗位存在,劳动力在中国从来是不需要担心的东西。而当基础建设和交通运输跟上之后,上海工业化的唯一性就不存在了(广州是一样的),这个时候第一波制造业外迁就是一种必然,因为人力成本变成了唯一可以实现大幅度削减的那一个。
最近五年,第二波制造业迁徙正在向我们迎面而来,类似苏州、东莞这样承接第一次制造业外迁的城市,正在逐步失去吸引力,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开始向更深的内陆转移。比如河南和四川。这些省市拥有大量的人口,劳动力成本更低,特别适合富士康那种纯粹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不过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地方不会是低劳动力成本在中国的终点!以后一定会出现第三次制造业迁徙,不是因为其他,只是为了降低人工成本!
用产业升级替代压缩人工成本,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唯一选择。中国的劳动者需要更高的收入,中国劳动者也配得上这样的收入,但产业升级有风险,压缩人工成本却很安全,因为低端劳动力在中国太多了!所以很多企业依旧选择了后者。比如,最近两年我们都在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但却没有一家媒体愿意来聊聊中国车企一线工人的工资待遇。我是去拜访过沃尔夫斯堡的,我清楚知道在德国大众一个普通一线装配工人的收入是多少,我也去过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去过上海通用,也去过合肥的国内电车新势力,我并不是说羡慕德国工人的高收入高福利 ,我只是心疼我们身边的那些中国工人:一样甚至更高的劳动强度,并没有为中国工人换来体面,生活和生存在现实面前被看得明明白白。
更滑稽的是,时至今日却依然有一种亢奋之音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多吃点苦是为了我们的孩子少吃点苦……试问:我们的父辈是不是听过同样的话?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这样的苦究竟要吃到什么时候才算告一段落?我们是不是该继续相信?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我的孩子将来还是我们现在这样,我的苦算不算白吃了?但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又找谁去辩驳这场是非呢?
中国制造业的明天,绝不该继续走低人工成本之路,提高人工成本的基础价格,对于国家对于个人对于未来都是一个最优解,但这个死结的另外一头是实实在在的人口,也就是说,只要中国人口维持在一个高水平,而且我们依旧坚持外向型经济,那么我们最终势必会在压缩人工成本这条老路上持续飞奔!现在学术界对于国内人口减少的担忧此起彼伏,但在我个人以为,这种社会性的自我选择本身无可厚非。当经济条件足够,也不用为生育以及后续焦虑,那么生育意愿就会复苏。而如果没有这些条件存在,一个正常人是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样——打一辈子螺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