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6985921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工业制造业“卡”“短”问题仍突出 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9-22 浏览次数:300

9月21日,全国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指出,三年疫情给全球产业链带来重大影响。未来我国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工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较多,转型升级制约较大。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在新时期、新目标、新格局之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产业支撑。

近年来,工业和制造业占GDP总值的比例有所回升。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2%,比2021年增加0.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比2021增加0.3%。

陈学东指出,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基础研究缺乏顶层设计,重视不足,产业链发展不协调,整机、系统、成套设备与工业基础发展相脱节。

他认为,我国的科技创新长期以来处于跟踪和模仿状态,高水平自立自强程度不够。同时,产业基础研究前期积累不够、后期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些重要领域的高端基础件依赖进口,部分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不高,寿命大概只有发达国家最好水平的30%,短板问题突出。

《202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0782.9亿元,比上年增加2826.6亿元,增长10.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54%,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从5.05%提高到6.16%,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15%~25%的普遍水平。2025年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目标值设定为8%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陈学东表示,未来几年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业制造业要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主导性、技术性、根本性的贡献,就必须要提升产业基础,做好质量和品牌建设。

9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明确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调动各类经营主体积极性,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领产业合理布局,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活力。

陈学东认为,目前的重点任务主要是建立现代化工业体系,切实形成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制造业体系以外,还需要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过去只强调“创新”,但是“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强调得不够,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分重要,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大国竞争和复杂国际形势的内在需求。

他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开展技术预见研究,形成可持续推进机制。建立有效的技术研判和预测机制,兼顾长远,推进可持续链式创新。完善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同时,要实施质量提升和知名品牌打造行动,促进工业高端化发展。培育重大技术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坚持全国一盘棋,构建集群梯次培育体系。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