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全称台湾积体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在2022年,应美国邀请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设的台积电分厂正式投入使用。
但让双方无奈的是,这家分厂并没有实现美国最开始的设想实现盈利,拉动美国制造业回美国办厂。
反而在不断走下坡路,让美国的梦想直接化成了泡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美国设想
世界进步发展的浪潮之中,美国从进入21世纪开始,人工成本就在不断升高。
这也导致美国本土的制造产业,出走美国,选择来到人工成本更低的我国,以及东南亚地区,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但显然这对于美国本土的人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好事。大量的厂商出走,导致美国的失业人群逐渐庞大。
同时自己本国的制造业也趋于下降趋势,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制造业如果没有形成支柱,在日后的发展中,很有可能因为本国的制造业缺口而陷入困境。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世界交流降低,进出口困难的情形下,国内没有形成内循环,且制造业出现缺口,美国国内又有大量失业人群的情况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美国国内想要挽救这一局面,同时以此充当竞选时的工作报告,以此获得更多的选票,不论是特朗普政府还是拜登政府,都曾经提出过要振兴美国制造的报告。
但是比起做实事,美国政府的这些政客们所做的一切,更像是在为了选票服务。
说是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但在2021年,美国仅仅在制造业上投资了两万亿的资金,比起美国庞大且高额的军费支出,这笔资金看上去相当微不足道。
除此之外,美国的诸多工厂之所以喜欢投资国外建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国内的工人薪资与其素质水平并不成正比。
想要控制成本,只能选择更加低廉的拉美裔的工人,但相对而言,这一批的工人的素质并不高,生产效率也跟不上。
但既然已经对外提出了这一说法,美国政府自然是要做出个样子来看,自己本国的企业吃不了这种亏,他还有很多小弟,一直跟随在他身后。
他可以变相收割他国企业,一来实现自己做出的报告,二来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本国的损失降到最低。
可惜这样拙劣的手法,碍于美国的地位,还是有很多的企业选择了低头认下,台积电就是其中之一。
迫于压力
早在2017年,美国政府就曾经向台积电发出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来到美国建厂,但当时的台积电显然也清楚美国的主意究竟是什么,所以一直也没能同意。
但这并没有打消美国的积极性,尤其台湾内部有些人将美国奉为神明,在重重威压之下,台积电同意不过是迟早的事。
就算资本不愿意做亏本的事,但面对美国的诚挚邀请,台积电显然也没办法拒绝。因为本质上而言,台积电的第一大股东还是美国的花旗银行。
掌握在中国台湾人这里的股份仅仅只有五分之一,单单美国的花旗银行的占比就已经比台湾所有人的股份之和还要多,更何况还有其他外国资本的参与。
除了自己的出身有美国的影子之外,台积电制造芯片所必需的光刻机,都是从美国进口的。
我国的芯片产业之所以受到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牵制,就是因为我们暂时还无法研制出质量足够高的光刻机。
台积电的生产源头必须要跟美国有牵扯,再加上台积电更是有六成以上的客户都是美国企业。
从这些方面来看,生产源头到消费市场,台积电都要与美国产生联系,义正辞严地拒绝美国的邀请显然是不可能的。
新时代技术发展迅速,智能替代人工是大趋势,而在人工智能以及数字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除了需要光刻机之外,技术人才也是这一行业必须要拥有的,留住研发技术人员,才能够保证产业的不断创新。
自从1987年台积电建厂之后,一直致力于芯片的生产研发。三十多年的发展,加上技术的迭代市场的累积,台积电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芯片工厂,占有的市场份额已经在六成以上。
除了生产规模巨大,台积电的技术革新也很快,现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3nm芯片,已经在去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完备的生产线,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尖端人才,以及成本较低的人工成本,帮助台积电实现了市场的累计,也让台积电成为了现如今首屈一指的芯片代工厂,远超三星、英特尔。
未来除了数码产品必需的芯片之外,数字生活、新能源汽车,都离不开芯片的生产,而台积电也在不断扩张,除了台湾本地的工厂之外,还在其他地方设厂,比如大陆的南京。
但在美国设厂,台积电所要面临的困境,以及生产的难度显然更大。在2020年,台积电决定赴美建厂之后,就专门派出了一批尖端技术人才前往美国协助建厂,经过两年的时间,在美的厂区终于建好。但在美工厂的效益,却超出想象地差。
难控的高成本
前期投资建厂,台积电就支出了四百亿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了先进晶圆厂,用以生产5nm及以下芯片。
高端的技术人才和新厂区,生产的芯片也是目前处于世界尖端前列的芯片,台积电和美国方面一开始自然也是对这个分厂有着很高的期望。
希望能够接纳更多的美国工人,降低美国失业率,同时能够帮助实现美国制造回流。但接下来的走向,却是打了所有人的脸。
曾经支援过亚利桑那州厂区建设的台积电高级工程师,一度爆出很多在美厂区的内幕,表面光鲜亮丽的新厂区,其实完全不如设想的那般美好。
首先,台积电在美建厂需要地皮,美国政府的地皮可不是那么好拿到的,台积电仍想要像在台那般,以较为低廉的价格租下地皮,显然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是厂区建设的第一巨额支出,也是成本难控制的原因之一,却不是唯一。
其次,芯片生产完成之后,需要进行运输,美国的运输成本也远比其他地方高出很多,单单是这两项,就已经给芯片的生产增加了不少成本,更别说在当地购入的高价原料。
除了生产成本的问题,产能问题也是亚利桑那州晶圆厂难以消除的一大问题。
美国的蓝领工人与我国的工人有着太大的差距,他们学习能力弱,知识储备低,培养一名出色的工人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成本。
并且辛苦培养出的美国工人,对待工作大多并不是一种严谨认真的态度,随性、漫不经心、工作态度差,这都是一时之间难以改变的美国固有现象。
工人对待工作的不认真态度,直接导致了产能降低,据统计,亚利桑那州晶圆厂一年的产能在六十万片左右,但台积电台湾的工厂一个月就能够生产出超百万片芯片。
中国工人在八个小时内完成的KPI,美国的工人可能需要两天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完成。除了工人的素质参差不齐,美国工人的工资也与其他厂区工人的工资天差地别。
南京和台湾的晶圆厂,工人和工程师的平均工资在一万三人民币左右,上下可能波动一两千块。
以我们的眼光来看,这已经是一笔相当不错的收入,但跟美国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的工人一周工作五天,不会有额外的加班时间,每天工作八小时,年产能比不上其他地方厂区的月产能。就是这样,美国工人的工资最低也有两万八人民币,最高的甚至能够每月拿到四万多。
产能低下,工人的工资又高,但偏偏这些工人的工资又不能降,一旦降低,亚利桑那晶圆厂将会直接面临无人可用的情况。
所以他们只能从其他方面节省开支,比如招聘一些非洲裔,拉美裔的工人,虽然素质低,但相对而言能够降低一下薪资成本。
另外,缩减台湾员工的工资,取消原本的各种福利,羊毛出在羊身上,但台积电此举,明显是薅台湾员工的羊毛,弥补美国员工的亏空。
这样明显的区别对待,很容易招致普通员工的不满,但台积电走投无路,所有节省开支的办法,他们都只能用上。
即便是这样,让一个年产六十万芯片的厂区所得到的营业额,覆盖所有的投入成本,几乎是天方夜谭。
现如今的亚利桑那晶圆厂还能苦苦支撑,是因为目前台积电的台湾晶圆厂生产的芯片他们所占市场份额的九成,明显是在用台湾厂区的盈利弥补美国地区的亏空。
但长此以往的亏空下去,入不敷出,亚利桑那厂区一直没有办法自负盈亏的话,就算其他晶圆厂的产能再高,恐怕也无法再支撑多久,更遑论美国提出的制造业回流。
美国资本市场的本质无非是通过运作实现收割世界,亏本的买卖基本上是不会做的,如果不能达成双赢的局面,那么美国方面一定不亏,台积电的情况显然就是如此。
如今美国国内的经济形势相当不好,也能够分析得出当年制造业在他国办厂,长久以来造成的困境,但如今他们想要将制造业拉回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重新回到美国办厂,面临的困境与台积电相同,不可控的工人素质,低下的产能,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都会对制造业产生相当大的打击。
对于工厂而言,成本过高利润不可控,甚至可能出现亏本的情况,那么长久经营完全是奢望。
但这不是美国要考虑的,他们只是想短暂的,让失业率相对而言降低一些,能够通过纸面上那短暂的数据展现他们的政绩有多么突出。
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在迅速腾飞发展,美国眼看着我国拥有完整的制造产业链,自然心生不满,想要通过各种打压。
更企图通过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减轻失业人口过多的问题,从而保证政权的稳定性。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美国想要的,就是政绩,想要在下次两党竞选的时候,凭借着更加出色的政绩,实现总统的当选。
以做生意的方式实现政绩,自然就需要为他们的设想开路,台积电显然就是其中之一,但碍于自己本身的情况,他们又无法抗拒。
美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远远不只是制造业回美国办厂这一件事情,更需要解决当前美国普通民众的生存问题。不单单是就业,生活环境、泛滥的毒品等都在蚕食着美国人民的正常生活。
降低失业率也不能通过拉拢别国企业建厂来实现,更应该普及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就算是工人,重点也应该在改变他们的观念,让工人群体改善工作态度,从而提高产能。
但这些改变模式,都需要长时间的进行发展及资金才能够实现,但目前美国总统在任期间不可能通过四年的时间,轻易改变这些根深蒂固的恶性情况。
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任的四年期间,美国国家内部不出现大问题,维持美国的霸主地位,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面子工程,让自己的政绩更好看一些,方便下一任竞选时得到更高的选票。
长期的改善计划,对于美国的这些政客而言,纯粹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他们当然不会去做。只会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逼迫手段,暂时让烂到透的现状看起来好上一些,再对此进行大肆地吹嘘。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来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掠夺和侵略实现自身的发展,通过战争等残忍的方式转移国内矛盾。
但时间来到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腐败的根基已经摇摇欲坠,美国仍然在走前人的老路,只怕早晚有一天,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