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39647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构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四梁八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13 浏览次数:300

可靠性作为反映产品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对塑造企业品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和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日前印发《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开展技术攻关、建立标准体系、完善公共服务等举措,力争形成100个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范,推动1000家以上企业实施可靠性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李燕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意见》构建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四梁八柱”,在促进整机和零部件协同、强化优质优价的价值导向、深化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均有所部署。对于各行业广大企业而言,应抓住机遇,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从各自环

节做起,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迎来机遇

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核心,是企业的生命线,也是制造业竞争力的源泉。在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管理提升、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我国制造业产品和装备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稳步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差距,有些产品的一致性、稳定性、使用寿命、可靠性还需要全面提升。李燕认为,未来我国制造业要向高端化迈进,实现质量效益提升,必须在产品和装备的质量可靠性提升方面持续下功夫。

当下,我国制造业产品和装备质量可靠性提升仍面临不少挑战。李燕指出,一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制约了质量可靠性提升,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及先进基础工艺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整机的稳定性、可靠性、寿命和精度。我国此前在产业基础领域积累和投入不足,整机和零部件、材料等环节缺乏有效协同,影响了整机和产品质量可靠性的提升。二是市场对国产产品和装备的信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长期以来形成的价格和成本竞争导向,使得有条件生产优质产品的企业也会因难以实现“质量溢价”,而最终陷入“低水平陷阱”。

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也迎来了一些重要机遇。李燕表示,一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下,各类市场主体对质量可靠性的重视提高了。特别是国家在政策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和引导,进一步健全支持服务体系,加大激励力度,未来也将通过质量可靠性先进理念、技术、工具及典型案例的推广,宣传“中国制造”优秀品牌,引导社会树立优质优价的价值导向,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营造良好氛围。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品需求分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维修保障等全过程的应用,有利于加强产品质量可靠性管理,促进质量可靠性的提升。

构建促进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长效机制

针对制造业可靠性提升,《意见》从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标准、公共服务、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明确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工作重点,这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意见》聚集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力求精准施策,对引导和支持制造业企业进一步强化质量可靠性建设、走质量优先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意见》从质量与可靠性管理、技术、标准、公共服务、人才等方面部署了相关政策举措,有利于构建促进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长效机制。”李燕说。

首先,以质量可靠性管理为抓手,通过单个企业并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质量可靠性管理,将制造业可靠性的目标、要求、理念、规范、方法等固化下来。

其次,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健全可靠性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等,强化可靠性正向设计关键技术、可靠性工艺技术等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应用新方法、新工具,为制造业可靠性提升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保障。

再次,通过强化标准、计量及测试验证、公共服务、人才培养等,进一步从长远上夯实制造业可靠性提升的基础。

形成质量为先、优质优价的竞争导向和价值导向是核心

在李燕看来,《意见》列出的重点任务中,仍有不少亮点值得关注。

李燕表示,《意见》推动了制造业可靠性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拓展。质量可靠性不只在单一产品应用阶段,而是一项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的工程。《意见》强调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引导整机终端与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等基础环节形成协同效应,链式发展。聚焦机械、电子、汽车等规模体量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代表性重点行业,同步实施基础产品可靠性“筑基”和整机装备与系统可靠性“倍增”工程。

《意见》强调突出数字技术在制造业可靠性提升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可靠性工程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促进关键核心产品可靠性提升。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质量可靠性管理的预见性、透明性、及时性和精准性,提高产品可靠性。

还应强调的是,制造业可靠性的提升,需要政府部门发挥指导支持、市场监管作用,但关键的实施主体还在企业,需要从企业家到技术工程师、质量管理人员到每一位员工都增强全过程质量安全与可靠性意识。从全社会来看,核心是推动形成一种质量为先、优质优价的竞争导向和价值导向,为增强中国品牌质量优势,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新优势共同努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