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38906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陆铭:复兴中的中国城市,制造业越发达,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占比就会越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7-04 浏览次数:504

在当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城市的产业格局与人口集聚趋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进,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中国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以及消费结构都有所调整。

那么,应该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又如何看待产业结构变化中的城市群发展?

在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五周年系列品牌活动“五年五城·成都站”中,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未来》为题,剖析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生关系,解读了城市群建设中,服务业和城市人才集聚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城市宜居性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在陆铭看来,城市群整体的制造业越强,中心城市的服务业在城市群发展中的引领功能就越强。并且城市会出现向心特征,即人口小城市向大城市及其周围流动,从外围重新回到中心城市。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以下为陆铭演讲内容的详细梳理(有所删减)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中国人均GDP略高于12000美元。今年的经济增长如果保持在5%,那么今年人均GDP将会达到或超过13000美元。在国际划分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上,13000美元是高收入国家的及格线。

当前阶段我们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其中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从经济视角来看,非常重要的体现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精神文明中,很多内容与发展服务业相关。

从2021年的数据可以看到,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4%。从就业来看,服务业就业占整个就业比重的接近一半,一产和二产的就业占比都在下降,三产的就业占比是上升的。

随着制造强国的提出,许多城市将制造强国理解为制造业占比。许多地方纷纷提出要提高制造业比重,或者要把制造业比重维持在某种水平之上。

当然,中国要发展制造业,让制造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的共识,没有问题。但是,从经济学研究角度以及全球的经验角度来讲,制造强国越强,服务业比重越高。这个结论也许初听起来有点“脑筋急转弯”。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经济学里有一个叫做微笑曲线的概念。传统的微笑曲线是指,在全球产业链里,发达国家抓住微笑曲线(全球价值链)的两端——一端是研发设计,另一端是商业贸易与消费者服务,而中间制造环节则放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接下来要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去攀升。纵观我们中国的产业结构,例如金融、贸易、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都在全面替代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这些产业功能。例如,上海正在建设的“五个中心”,除了经济中心,其他四个中心分别是金融、贸易、航运、科创,都是服务业。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

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的作用在增强。例如,大家都知道,数据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强生产性投入。与智能制造有关的研发部门,放在企业内部里会被统计为制造业,但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越来越多大数据公司正在企业外围开展专门服务,协助企业研究与开发。这个时候,这些行业会被全部统计在服务业里。

所以,制造业越强,服务业发展水平越高,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制造业发展带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服务消费的发展。

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消费两个行业的增长恰恰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制造强国带来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我们不能片面地把制造强国理解为制造业比重高,这完全是两件事。与其说提升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不如提高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比重,也就是把分母换成“全球”。而在中国国内,制造业强了以后,反而比重会下降,因为服务业增长更快。

城市的向心特征

有了刚才的认识基础,我们再来谈谈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今天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给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鼓励生育政策是不会引起生育率快速反弹的。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发挥统一大市场对市场资源的配置作用。党的二十大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对此,我有三点认识:

第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口持续向中心城市及周边范围集中。

第二,随着向中心城市集中,超大和特大城市进入到与周边中小城市连片发展的都市圈状态。

第三是县城分类发展。中国的县城其实是行政级别的概念,但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昆山是长三角的一座县城,人口达到200多万,可以超过中国中西部的一些省会城市。而中国最小的县城在西藏,人口只有8000人。

去年我出了一本书叫《向心城市》,中国正在经历人口和经济的空间大变局。具体来讲,人口流动的趋势呈现三个方向:第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第二是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流动,第三是郊区外围向中心城区集中。

从人口流动的趋势来看,人越来越向服务业集中。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是在同一个时空里完成的,需要人与人的面对面。随着大量就业和消费向服务业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人口结构上的变化。

用大数据来呈现中国经济空间分布后可以看到,中心城市对外围辐射带动作用,体现出在今天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不同城市之间产业链相互配合和分工的状态。

古人讲,人往高处走,也就是说人要往经济发达和就业机会多的地方走。我们团队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发现人口规模增长的地区,首先是沿海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如果不在沿海,那就一定在中西部或东北的大城市附近。虽然东北在过去十年里人口负增长达到1000万,但有三个地方人口是正增长的——大连、沈阳、长春。

我们又花了三个月时间制作了中国区县的数据。数据说明,人口在向中心城区集中。在西南地区可以看到,成渝是人口正增长地区,需要注意的是,重庆真正实现人口正增长的是主城区;同样道理,在长三角地区,围绕着上海的区域,以及浙江沿海地区和长江沿线地区人口实现了正增长,而其他很多地方都是负增长;在广东,外围区域是负增长,只有珠三角一圈是正增长。这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空间上的表示。

在今天智能制造的讨论主题下,我分享一些对人口空间布局的想法,希望对大家进行生产、销售、研发的布局有一些启示。

消费提升吸引力与竞争力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都市圈。每个城市群内部都有一些“大圈”套着“小圈”。比如在华中地带,武汉、长沙、南昌组成的大圈,以及成渝地区成都、重庆组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像成都、武汉都有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一些人认为这些城市在它们所在的省出现了“一城独大”的状态。事实上,我们所谓一城独大现象,其实是中心城市逐渐带着周围的郊区,包括一些临近的县城逐渐成为一个都市圈的状态,不是所谓的“一城独大

那么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城市群内部就形成了差异化发展格局,通过统一大市场建设发挥规模经济作用,而在制造业内部,形成产业规模化,驱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城市群内部集聚。

现代化产业链条都非常长,必须要在城市间共同布局,不同城市发挥比较优势,有的负责研发,有的负责制造,有的做点简单的零部件生产。与此同时,服务业和制造业出现深度融合的趋势。中心城市更多发挥研发、设计功能,比如说金融、贸易、咨询等等。相对来说,比较外围的地方就只有发展制造业,所以,智能制造本身也需要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的空间布局问题。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更多承担的是研发功能。苏州成为今天全国最大的医药产业生产基地,但是大量的研发与专利来自于上海。

在今天的数字时代,一些以大数据为核心竞争力的平台经济把总部放在了北上广深并且从大数据平台上延伸出来的、利用大数据作为资源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在向大城市集中,这就是平台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很多人认为,平台经济是去中心化的,但事实上,平台经济大量的流量、数据资源和人才是加速向大城市集中的。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制造业越发达,中心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就越高,生产性服务业还有消费性服务业都向中心城市集中。这是大城市的优势而非负担。大城市里聚集了外来人口甚至是外国人口,就会更加多元化,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服务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的提升,再加上公共服务的完善性与高品质,就产生了新的概念——消费中心城市。

如何看待消费中心城市?在中国有一种观点,觉得消费城市吃喝玩乐与我们现代化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矛盾的,似乎是一个城市搞吃喝玩乐就是不图上进。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消费城市对于生活品质的打造恰恰能够产生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为这个城市的其他产业赋能。

我想说的是,第一,现代化时代下,许多服务业就是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比如在座有很多的女同胞,家里请了家政服务人员,这样你们就可以去工作和玩了。家庭的生产外包是促进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非常重要的机制。

第二是城市第三空间的打造。所谓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就是生产和居住。如今,饭店、文化设施、咖啡馆等城市第三空间的作用非常重要。在我们安泰经管学院楼下有一个咖啡馆,咖啡馆是什么地方?我们学院最先进的创新许多就是在这间咖啡馆里产生的。大家聊天碰撞思想,谈完回去就写论文。所以第三空间非常重要。当城市发展进入当下阶段,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到制造业的落地后,接下来以生活留人就非常重要。城市生活品质提高了以后,人才才能在这里生活。以生活留人的政策是对城市所有产业的普惠型政策,每个企业都会受益,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系以及对制造业的赋能作用。

总结:如何理解中国城市的复兴?

我总结一下,到后工业化时代,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会不断地服务化,生产服务会为制造业赋能,而且集中在大城市。服务业是需要交流的,且具有多样性,因此密度的高低就变得非常重要。服务业的特点是在同一时空里同时发生。如果一个城市的服务业密度低了,其服务业生产与消费“见面”的成本就高了,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就不利。这个时候,市中心的复兴就非常重要。

我今天报告的内容,第一谈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产业结构上的表现,就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制造强国会带来服务业比重的上升,而制造业比重是下降的。这是思想观念的更新。

与此同时,在后工业化阶段,还有一个现象会出现,那就是城市向心特征。我去年出版的一本书题目就叫《向心城市》,后工业化向心城市改变,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工厂会开在城市外围,这个时候带来的流量和居住是向城市外围走的。

到后工业阶段,服务业比重提升,包括制造业更加的服务化,大量城市内部的流量,就业和消费两种经济活动都出现向中心城区的流量特征,人口会从外围再重新回到中心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东京和纽约出现人口重新回到中心的拐点时间,大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今天中国的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正在迎来城市的复兴。传统的工业城市向后工业化城市转型,将会成为下一代城市复兴发展的重要的节点。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