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聚焦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成为多地不约而同挖潜制造业动能的普遍做法。近期,广东、浙江、上海、江苏、陕西等地就陆续出台一系列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举措,旨在进一步激活制造业发展动能。
今年一季度,广东全省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约1.14万亿元,占GDP比重近四成。广东省计划,到2035年,制造业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定在70%左右,制造业综合实力达到先进水平。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王先庆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众多制造业企业的聚集让建设制造业集群条件具备。强大的制造业体系也能够对消费需求形成强大支撑。
广东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大至汽车和装备制造,小到珠宝服装乃至日常的消费品都有涉猎。“成熟的工业体系为广东省的消费市场带来产业支撑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客观促成了集群式发展需求。”王先庆介绍,广东省已提出培育壮大以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海洋工程装备、农业机械、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并强调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制造业产业集群式发展赛道上,多地都不甘落后,大有齐头并进之势。
浙江省在年初就发布了《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发布,提出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集成电路、数字安防与网络通信等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高成长性“新星”产业群。
近日,上海也通过《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的“锻造优势,持之以恒强化高端引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全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内容,对外表明了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
江苏则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正着力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公开表示,“要研究制定新一轮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快梯次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推动新型电力和新能源装备、生物医药等集群加快迈向世界级。”
寻求制造业集群式发展绝非是东部省份的专利,西部地区省份同样在蓄力推动。
陕西省近期就印发《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依托西咸新区、国家级开发区、陕西自贸试验区等,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加快培育现代化工、绿色食品、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
“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然被作为重中之重,成为各地方积极谋求发展的关键领域。”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产业集群是当今产业生存与发展最有效的组织形态,对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有重要意义。毕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更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
在贾若祥看来,未来,随着多地积极建设和发展制造业产业集群,尤其是力推先进制造业集群式发展,新一批产业发展引擎也将逐步浮出水面,比如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促成规模化发展,实现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的同时,也能带动相关产业迸发新动能,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为助力稳增长形成引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