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40454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开启制造业企业未来发展之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6 浏览次数:400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也在增加。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8.6%、77.0%。基本形成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100万台(套),覆盖国民经济45个行业大类,平台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数实融合成为传统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毫无疑问,只有那些高度数字化的、能够融入数字经济体系的企业,才能够实现快速、高质量的增长。

数字化时代,制造业必须通过创新应对挑战。创新既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包括研发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组织创新则是指改变传统组织结构和流程,建立灵活的组织形式,适应市场的变化。管理创新则是指采用新的管理方式和理念,打造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只有通过数字化的思维和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制造业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制造业将会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绿色化,两化融合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党的十五大到二十大,两化融合的本质内涵不断深化。立足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宇化转型作为当前融合发展的主要任务,已经成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坚定不移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

数字化转型不只是一个风口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如今,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提质增效的必修课,而数字化不仅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企业面向未来最确定的趋势和机遇。

然而,面对数字化转型这一必然趋势,企业不能把数字化当成一个风口,追求短期的、投机性的效益,而应该把它当成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注重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数字技术、人员意识等多方面的融合,并且明确这一过程是否能够带来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的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数字化转型拐点将至

IDC预测,全球数字经济在整个GDP中的占比将持续增加,未来,全球将有超过65%的企业其GDP是由数字化推动的。数字化转型“扑面而来”,并愈演愈烈。

从供给端看,以5G、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底层技术和设施加速发展;从需求端看,由数字经济带来的技术进步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加速推动行业变革,也使得社会及企业对数字化转型产生了更多需求。

不过,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有不同侧重。例如,流程行业侧重于设备管理、能源管理、安全管理,而离散行业则侧重于计划管理、生产管理、物料管理等。由此可见,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还是应该回归企业业务侧,基于自身业务模式及特点,构建适合自身业务特性的转型框架。

进一步来讲,要想在数字时代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企业还须洞悉行业和企业数字化发展成熟度,并评估与布局最新技术和业务场景结合的应用,产业数字化将使企业和产业链发展迎来全新机遇。

数实结合走深向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年来,数实融合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话题。

以消费领域为例,从前端消费来看,以深度互动方式优化提升消费体验,不仅能够创造新消费场景,也使零售店铺有了新的获客通道和新管理工具。

在这方面,波司登聚焦用户零售商品,将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经营模式深度融合,把大数据融入企业设计、研发、采购制造、仓储物流、零售运营、用户服务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数字化采供销服务全链路协同,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化决策新模式,使企业的运营效率、决策准确度、协同效率、人才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波司登通过数字技术打破传统零售的边界,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并且采用直播、离店销售等新方式、新工具,重构消费者关系,精准会员经营促使单店经营提质增效,形成了“智慧门店+线上门店”的零售新模式。

重视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于数据治理。当前,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如何挖掘数据要素潜能,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把握时代风口,抢占行业先机,成为推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入的重点工作。

前不久,我国发布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2522”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其中,“两大基础”中提到的数据资源体系非常重要。

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三大难点

在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看来,数据本身作为生产要素,是产业和企业运营的生命力所在,数据与场景融合会产生极大效益,让企业智能决策成为可能。

此外,高新民还表示,数据作为企业的生产要素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比原始数据更加有价值的数据模型、数据仓库、数据孪生等新服务新业态,是“数据增值”的体现。尽管业界已经做了许多努力,但以下三方面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一是数据质量不高,有数据不好用;二是数据流通不畅,有数据不能用;三是数据和场景融合不足,有数据不会用。

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两条出路

企业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出路在何方?高新民认为,一是理顺数据流转的思路,二是加快数据流通速度。在梳理企业数据流转的思路方面,要建立多元化的数据流通机制。因为企业数据要素资产化的前提是有边界、可识别、有潜在价值,必须有这三个条件才能够资产化。

怎样使海量的原始数据真正有用?那就是要把数据“对象化”。数据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通,数据价值流通过程与场景强关联。因此,企业数据流通机制要随场景而多元,比如,有些场景中数据适合交易,有些场景中数据适合共享。

“建议在工业领域,建立‘工业数据共同体’,设置如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大类。所谓‘数据共同体’,就是基于业务强关联的、众多企业参与的、按照一定标准建立共识制度的共建共享技术架构,实现企业数据流转通畅化、数据价值最大化。”高新民表示。

大量数据的支撑有助于制造业开辟新赛道,改变了过去同质化的低价竞争,实现了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不仅如此,大量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手段,包括企业内部制造设备管理、生产服务网络的建立、与上下游产业生态的联合等,加速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基于数字化转型,企业不断强化自身的“内涵”和“外延”,使得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正在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加速迈进。

多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两化融合驶上发展快车道,多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近日,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海涛和中国商飞上海会机设研究院首席信息官蒋君仁分别就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进行分享。

海尔生物医疗:打造生物医疗智慧工厂

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生物医疗”)通过两化融合为行业用户提供领先的解决方案。

在高性能装备方面,海尔生物医疗专用低温存储平台已经实现能效、可靠性等核心指标的行业领先,同时,针对生物实验室通用样本处理需要,加速拓展离心培养、生物安全等高性能设备平台的产业化实施。

在此基础上,海尔生物医疗同步与信息化融合,针对医院药品管理推出了智慧药品世纪数字化管理平台;针对血站、医院,海尔推出了智慧血液管理平台;针对疾控,海尔推出了智慧医疗管理平台;针对生物制药、科研等部门,海尔推出了智慧化生物样本管理平台;针对检测机构,海尔推出了智慧生物安全实验室平台。

陈海涛表示,两化融合给公司提供了巨大动能,实现公司加速发展。公司目前获得授权专利895项,其中60%以上是近年来高性能装备产业化项目与数字化场景领域同步进行后获得的。海尔生物医疗公司也在积极参与起草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加快推动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019年,海尔生物医疗在青岛高新区建成一期生物医疗产业基地,并依托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生物医疗智慧工厂。该基地实现了高效率生产、高质量管控,年产能超过20万台,是全球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制造和研发基地之一。

该项目获得成功后,投资5亿元的二期产业化项目主体已经于2022年年底竣工,今年陆续投产。海尔生物医疗加速生物医疗领域高性能装备智慧化场景方案拓展,通过高性能设备、数字化场景方案,为我国生物医疗科研提供强力支撑。

中国商飞上飞院:推动大飞机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飞机研制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复杂、产业链长等特点。为解决产品创新门槛高、产能需求大、系统复杂度指数级增加以及研制成本和研制周期大幅压缩等问题,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上飞院”)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设立为基于数字孪生的仿真体系,打造数字化企业。

为提高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设计能力,上飞院不断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孪生的创新应用,促进高质量的监测以及设计的优化,实现数字化设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大飞机C919型号商业运营、ARJ21进入海外市场的第一年,也是大飞机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和自主可控进程的关键年。每种飞机型号的质量安全都关乎着大飞机产业的安全。

据中国商飞上海会机设研究院首席信息官蒋君仁介绍,上飞院在设计ARJ21型号时,主要依靠二维图纸完成。设计C919型号时,实现了从PDM(产品数据管理)协同到3DPRM(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协同,设计的数字样机也逐步从单一的产品数字样机拓展到服务数字样机和制造数字样机,并不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到设计CR929型号时,上飞院则采用了企业级的全生命周期协同系统,系统需求从功能、原理、结构传递到生产、服务和运营,数字样机也拓展到了功能数字样机和性能数字样机,现在还在逐步研发运营数字样机,最终实现数字孪生。

按照战略规划,上飞院要研发国际一流、自主可控的数字飞机,打造商用飞机的成熟生态,培育世界级的研发能力,实现全面自主可控。这需要运用数智协同设计,以客户为中心,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设计体系,培养基于数据驱动的研发能力,最终实现效率提升、企业提升以及技术和模式的创新。

“上飞院的数字化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首先,通过产业链的协同设计,提高设计研发的效率;其次,利用数据驱动设计,降低创新门槛,现阶段,上飞院已经打通了从研发、生产制造、实验到试飞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链路,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最后,运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链的数字化水平。”蒋君仁说。

近年来,上飞院一直把新型能力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按照大飞机研发业务价值体系优化和创新的要求,以新型能力建设全方位牵引大飞机研发数字化转型,实现数据驱动设计,打造大飞机产业链研发业务快速迭代和数据驱动协同发展的开放生态。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