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79008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8 浏览次数:361

在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制造业当家”无疑是一个关键词。作为制造业大市,惠州的制造业既有雄厚的基础,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接下来,如何进一步将制造业做大做强?在今年的惠州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建言献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提振信心

“制造业当家”向企业发展释放强烈信号

“当前,整个市场经济形势向好,我们通过不断拓宽产品边界,完善产品矩阵,重研发增强企业竞争力。”2月7日,惠州市人大代表、惠州铂科磁材有限公司经营委员会副主席杨华表示,今年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实施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释放了强烈信号。

作为全国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铂科磁材专注生产磁性材料。此前,该公司因市场需求增大需要扩建,在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后很快得到回应。他表示,公司将在芯片电感产品市场上闯出一条路,为惠州打造制造业强市贡献企业力量。

同样感到充满信心的还有惠州市人大代表、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冉敬军,“听取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感觉在惠州,制造业的春天来了。”

冉敬军介绍,新年伊始,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相继吹响高质量发展号角,公司所在的龙门县迅速召集企业代表召开座谈会,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定坚持“制造业当家”,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势能,再一次让广大企业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培育企业

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城)加速示范集聚区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实现制造业当家,需要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有竞争力的企业作为支撑。

惠州市人大代表黄文辉认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重要力量,是经济增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更是惠州迈向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惠州市有7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但这些企业产业布局分散,专业园区建设及相关的配套服务服务能力不足,未形成产业、人才等集聚辐射效应。且高端人才、产业应用型人才紧缺,部分项目落地难。

因此,他建议聚焦东江湾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城)加速示范集聚区。可通过以整体配套条件较为成熟的惠城区沿东江产业带规划“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用地指标,制定“惠州市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惠城)集聚区助力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重点围绕软件信息、数字经济、汽车电子、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以集群效应配套加快推进惠州市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以沿东江湾江北、汝湖片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速示范集聚区、“中韩”产业惠城起步区、省级高新区。

金融扶持

从四个方面力促“专精特新”企业大发展

关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还有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银保监分局局长张文丽。

近年来,在惠州市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惠州金融业持续发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规模迅速增长。截至2022年末,辖内银行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103.92亿元,同比增长122.54%。

去年,张文丽开展了一项关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专题调研,覆盖惠州市60%的“专精特新”企业样本。结果显示,惠州的“专精特新”企业尽管取得较快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包括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不足、品牌“护城河”不深、人才资源基础较薄弱、企业融资存在供需错配。

张文丽认为,这些问题制约了“专精特新”企业从“专”到“强”的发展。因此,建议从四个方面逐步破题。包括加强技术引导,增强技术基础;加强人才引进,做好人才支撑;加强品牌培育,提升企业影响力;健全融资体系,优化融资环境。

以融资为例,应该加大“专精特新”企业上市的培育力度,加强与证券交易所的沟通,着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可积极整合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发挥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的“增信”功能,为企业融资提供数据支撑和信用支持。并引导企业投资、天使投资等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拓展私募股权融资金额和轮次,全面发展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

项目为王?

立足园区“主战场”,抓牢项目“牛鼻子”

园区是高质量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主战场,惠州市政协委员、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主任邓力表示,在全市集中资源、集中精力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2+1”现代产业集群和“3+7”产业园区的背景下,坐拥两大国家级园区的仲恺高新区将坚持制造业当家战略,强化产业立区、项目为王,加快建设重大产业园区精准延链、补链、强链。

邓力建议,接下来应该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业项目扩量提质。今年仲恺高新区得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坚持土地规模和用地指标向工业项目倾斜,“一地一策”保障土地供应,计划全年供应工业用地95宗、总面积7680亩。同时,对标松山湖高新区、苏州工业园等国内先进园区,以亩产论英雄,着力提高工业用地产出率。

同时,要做好项目服务保障,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加强园区高端品质塑造。邓力认为,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配套服务水平要相辅相成,只有高标准打造园区及周边配套,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项目建设,用心用情为企业做好服务,才能不断提升园区吸聚能力,让企业来了不后悔。

培育人才

创办大学科技园企业园区锻造高技能人才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锻造支撑制造业当家的高技能人才大军?惠州市政协委员、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黄庆会认为,职业教育应成为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试车间”,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开展技术创新。惠州应重点推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人才“蓄水池”。

目前,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已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为高质量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推进职教资源和产业资源深度融合,黄庆会建议创办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企业园区,搭建“政府+高职院校+高新区+龙头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打造新时代校地合作示范标杆。

此外,他认为还应加强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培养高技能人才。并推动高职院校和龙头企业全链条融合,协同开展核心技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