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洲(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就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作为其命脉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础
制造业是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稳定器。尽管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制造业,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推动经济增长、保障物质文明供给、带动其他产业升级、应对系统冲击、促进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肩负现代化国家建设主引擎的历史重任。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制造业还是保障国防安全、经济安全,提升全球治理能力的基础,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都离不开产值规模大、发展水平高的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物质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尽管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消除绝对贫困,但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和人均消费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巨大差距。例如,我国是全球汽车产销双料冠军,但人均汽车保有量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和德国的四分之一、韩国的三分之一。制造业是创造物质财富的经济部门,中国老百姓要能够享受到和发达国家一样的物质生活,还需要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也对制造业提出转型升级的紧迫要求。制造业对于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确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制造业的布局优化对于消除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推动中国人民共享工业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至关重要。
制造业是发展方式转变的载体和先导。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呈现新的产业发展路径与模式,典型表现为数字化和低碳化。在错过以往数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深度参与者和积极倡导者,首次在前沿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同步推进,开始从“模仿”“赶超”向“原创”“引领”换轨,而在这一过程中,制造业提供了技术研发活动最大的资助,同时也是实现技术成果转化的主要通道。可以说,制造业必定是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中国参与国际产业竞争和构建新国际产能合作关系的主战场,同时也为其他产业的变革、社会形态的演进提供模板和物质基础。
我国制造业近几年出现增长趋缓、占比下降现象,存在“过早去工业化”“产业结构早熟”情况,面临外需疲软、人口红利消退、战略性要素资源供给波动、高科技被“卡脖子”等风险,传统要素优势减弱的情况下,制造业发展必须建立在更高人力资本、更大国内市场、更先进技术水平、更完备安全产业体系上,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建设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同时“补课”和“争优”。
脚踏实地做强基础制造,夯实现代化国家实体经济基础
工业强国往往都是基础工业强国,特别是对于人口较多、工业产值较高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日本、德国、韩国是除中国之外工业门类最全的国家,重化工业为主、基础工业占比也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美国在过去几十年向外转移大量劳动密集型加工组装制造业,但基础产业基本留在国内,目前仍然是全球第四大钢铁产量国、第一大乙烯产量国和第二大发电国,在化工冶金领域控制着全球最多的专利技术。我国制造业产值规模和制造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远超其他国家,但整体上还是徘徊在中低端。表面上看这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但根本上还是因为一些传统的、基础的短板长期不能突破。随着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和国际贸易分工环境变化,我国继续在传统中低端领域的发展条件捉襟见肘,而机械基础件产业、基础制造工艺产业及基础材料“工业三基”的薄弱一直阻扰下游产业的改造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我国工业零部件、中间品的出口优势明显低于工业制成品,这是“工业三基”薄弱的具体表现。
基础产业的“补课”是一个艰苦工作,这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这将是为现代化国家实体经济基础,提供坚强物质保障最艰巨的“守城战”和“攻坚战”,需要一大批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技术工人长期沉住气的努力和默默无闻的奉献,需要国家、地方政策的长期支持和企业不计经济得失的长期投入。
聚焦力量擦亮制造名片,引领中国制造全球价值链攀升
成功实现赶超的后发国家经验表明,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过程,但通过发挥资源要素优势,抓住技术和工艺进步机遇,利用好国际分工调整机会,是可以在一个或几个领域首先构建超越发达国家的产业竞争力,而这些“名片”产业是改变国际分工地位、打入中高端国际市场、带动整个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提升的重要引领。日本的汽车产业、韩国的电子产业、新加坡的海洋装备产业都肩负了“名片”产业的重任。
现代化国家必须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必定要在全球价值链上表现为“高端”“引领”,而不是“低端”“从属”,而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必须首先擦亮一批“名片”产业。目前,我国高铁、航天、电力、工程机械、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产业已经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新应用开发能力和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在国内市场已经几乎没有外来竞争者。这些“名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球化发展有助于改变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廉价低端的传统认识,开启“中国制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局面。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汇聚人才、技术、品牌高端要素资源,一方面,继续完善这些优势产业的产业链,扩大“名片”产业对上下游技术升级的溢出效应;另一方面,要推动优势产品的出口和优势产能的“走出去”,将国内市场优势转化为全球市场优势。
加快未来制造超前布局,力争新一轮产业竞争的高起点
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在新技术驱动、新业态承载和新市场需求催化的共同作用下,一大批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未来产业含苞未放。虽然预测每一个具体产业的发展是困难的,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未来国际产业竞争的战场绝不会仅限于目前已有的产业。我们总是强调“技术窗口”对后发国家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发展中国家能够比发达国家更好地利用这些机遇,后发国家利用技术革新实现对发达国家赶超的实例屈指可数,而发达国家可以更为轻易地利用“技术窗口”再次拉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中国不能在下一阶段的产业竞争中继续尾随发达国家,而是必须成为重要的引领者,大胆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强相关投入是我国工业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全球工业进一步发展赋予中国的使命。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的情况,中国需要在量子通信、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交通运输系统、新材料、生命科学和合成生物等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制造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和空间开发等具有较明确技术和市场趋势方向的未来制造业;在扩展现实、脑科学和精准医疗器械等关注人本精神的未来制造业加快布局研发、生产和应用构成的产业体系。技术的发展难以准确预测,作为工业大国,中国应该在更多未来制造方向和技术路线方向上同时布局,形成全覆盖、多路线、完整链条的未来制造业发展格局,降低技术发展不明确带来的不确定性。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