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使用手持金属检测仪测量钢材的镍含量9.79也算是合格的吗?
镍含量按照316的标准是10.0-14,尽管我们的测量方式和手持设备会存在一些精度误差,但为什么测不到10点多呢?今天也借此机会说一下我们材料市场的一些乱象。
大家知道铬跟镍是比较贵重的金属元素,钢厂为了控制这个成本一般都会做在下限
至少在国内他是做在下限的,所以我们判也是合格的。并且在市面上要想找到含量10.5的材料,应该是找不到的。
做机加工的朋友都知道在国内做机械零件,如果碰到高端的客户对材质要求很严的话我们是很头痛的,有时候找一款材料可能找了十几家供应商都是合格的,国内小钢厂太多太多了都在节约这个成本,重要的体现就是这个铬跟镍含量是偏低的。有一些进口材料比如10183、4340的牌号是没有进口的,大多材料商都是拿一些国内的牌号来替代,所以它的镍跟铬含量也是达不到的。
哪怕是大钢厂做材料,一些非常贵重的元素也是做在最下限就像304钢材,有可能材料成分达标,但是按照正规的材料的话是要做固溶再出厂的,但是不做固溶的话他一吨又可以省了不少钱了,这一道工艺是没法检验的,所以这全都凭钢厂的良心。
在机加工行业这么多年,深深体会到材料的水还是挺深挺乱的。
我也听到一些行业的声音说:市面上那么多非标材料,不是一样生产一样出货?我们每年国内出口那么多这种非标材料的产品也没什么问题,
其实我对这个理解也思考了很久,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除了一些特殊行业,比如汽车行业或者一些传动的有机械强度要求的行业,他可能对这个材料真的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很多自动化行业比如一些民用品确实对材料可能没必要那么高的要求,非标的也可以了。
非标设备上的一些自动化零件,使用非标的6061用到机器上对他也没什么影响,所以这就是存在一种潜规则了。
第一客户他也不可能每个产品去测材质成分,第二个有时候客户他也知道自己确实没有这么高的要求,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了我们每年出口很多很多非标材质的一些零部件,包括日本也是出口了非常多的非标产品。
随着人力成本的上涨,中国的制造业未来肯定是往中高端去发展的,高端的产品对材料的要肯定是会越来越高的,因为他直接影响到精度跟使用,如果材料的抗压强度不行肯定是影响到一些高科技产业领域的产品使用,制造业材料市场的规范化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