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扰乱全球供应链,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供应链重构话题热度高涨。
不可否认的是,东南亚国家受益于中美贸易争端,以及美国推动的“供应链多元化”政策,承接了中国的部分产业订单。
进入2023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进入收尾时段,中国也大幅优化了防疫政策,疫情对供应链的限制将继续减弱。不过,全球经济正面临着真实的衰退风险。新的一年里,中国部分产业会继续向东南亚转移吗?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深度依赖外贸的东南亚制造业前景怎样?
继续承接中国产业转移
在多重因素驱动下,近年来中国部分产业加速转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其中尤以家具、鞋服等行业为代表。对于2023年的展望,三位受访专家均认为,这一趋势将继续。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界面新闻表示,2023年,一部分中国产业预计会继续目前的转移趋势。他指出,考虑到东南亚国家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以及更多的自贸伙伴,从国际分工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说,这种转移是“合理”的。再加上美国出于政治动机的贸易布局,整体来看,这种趋势在部分产业上对我们造成了一定压力。
但是他同时指出,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已经放松,明年我们针对欧美国家的出口会更加直接。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岳圣淞对界面新闻表示,明年的产业转移形势,可能会回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基本状态,或与2019年的情形类似。
不过,中国在2023年的新冠疫情形势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白明表示,考虑到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冠感染形势,2023年上半年病例的激增,可能会对部分工厂的生产或者物流产生冲击。
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GRIPS)教授、价值链研究学者Yuqing Xing也对界面新闻指出,中国疫情在2023年的可能恶化,是推动产业转移继续进行的因素之一。
他认为,正在进行的供应链重组主要是由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主导,如中美贸易摩擦和俄乌冲突,以及新冠疫情大流行。“即便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这一趋势也不会改变”。
然而,政治力量推动下的供应链转移并不容易。纽约大学上海分校专门研究供应链的教授Cameron Johnson指出,一个国家要成为供应链的有效部分,需要具备五个特征,即先进的基础设施、熟练的劳动力、原材料、技术和政府支持。纵观那些目前有潜力承接中国产能的亚洲国家,他们可能拥有更廉价的劳动力,但是其他变量,比如政府不稳定或缺乏港口基础设施,这些因素可能最终会将那些被迫转出去的订单再“赶回中国”。
他认为,正在发生的多元化与其说是供应链的“转移”,不如说是“延伸”。他预计大的跨国公司在继续多元化其产地的同时,仍然会把中国作为主要制造地。比如,他们的产品可能在印度和越南等国组装,但是部件仍在中国制造,“你不能轻易地把错综复杂的树根拔掉”,至少在“几十年”内很难实现。
“总体来说,明年的形势既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又有经济方面的不利因素。如果几个风险同时来袭,可能会对我们带来比较大的冲击,但是如果它们能够分散一下,我们还是可以承受的。”白明说。
区域内贸易将继续增加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产业转移对中国来说,并不全部意味着损失。虽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正从中国的产业转移中受益,但是它们的工厂仍需要中国的原料和零部件才能运转,这事实上加深了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经济联系。
《华尔街日报》对中国海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自2018年7月美国首次对中国一系列商品加征关税以来,中国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越南等10个东南亚国家的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了71%。同期,中印的贸易增长了49%。
《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这一趋势的背后原因是,中国作为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强大的经济引力,这种引力就像美国之于其邻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使其成为大部分邻国的天然贸易伙伴。另外,中国在汽车、机械等廉价商品供应链上的主导地位,为那些正处于增长上升期的亚洲国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标普全球总监Eric Johnson预测2023年全球贸易时也表示,我们将继续看到在中国以外的供应链采购和制造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我们也将见证亚洲内部贸易量的增加。
与其过分担忧订单被抢走,不如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岳圣淞对界面新闻表示,对于中国产业转移这件事,我们应该抱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通过支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资源优化配置,我们可以促进东南亚产业集群的建立,它不但可以疏解我们的过剩产能,还可以把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扩大到东南亚国家,实际上就是把中国和东南亚变成了一个共同体,实现良性循环。”他说。
欧美需求不足压力隐现
然而,无论对于中国,还是越南等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国家来说,都面临2023年全球经济可能衰退的巨大压力。
多个机构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很可能走弱,欧美国家通胀高企和经济放缓的预期,制约了他们的消费能力,再加上业已积压的库存,这导致亚洲外贸赖以生存的欧美新订单的减少。实际上,这个现象在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显现。
由于订单不足,越南一些工厂已经放慢生产或暂时停工。越南劳工总联合会的数据称,在2022年的最后四个月,该国约4万人失业,近50万工人的工作时间被削减。从去年全年的数据看,越南经济在全球表现亮眼,2022年录得8.02%的经济增速。但是自11月开始,该国的出口就开始下降,11月同比下降8.4%,12月降幅进一步扩大到14%。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都下调了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预测,新加坡、泰国、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以贸易为导向的经济体将尤其受到全球扩张放缓的影响。
另外,原材料成本也可能带来计划外的风险。在毕马威的一项调查中,71%的跨国公司认为,原材料成本是他们2023年的头号供应链威胁。从燃料、木材、钢铁和树脂等原料,到用于包装的塑料,这些关键商品在价格和可用性方面可能会出现波动,为制造业带来进一步的挑战。
在2022年年末,印尼接连出台两项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印尼的棕榈油生产商需要遵守保障国内市场的义务,1月1日起,生产商的出口量将从其国内销售量的八倍减少到六倍。印尼正计划增加棕榈油在生物燃料中的使用。今年6月起,印尼还将实施铝土矿出口禁令。总统佐科说:“我们不想出售原材料,我们想卖一些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