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3个、高端装备领域13个、新材料领域7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消费品领域4个、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成为引领带动重点行业和领域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先进制造集群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整合研发资源、打造集群创新平台。
凝聚产业链创新活力
工信部数据统计,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021年主导产业产值达19万亿元,布局建设了18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占全部国家级创新中心数量的70%,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培育创建了170余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22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业集群能够显著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民间经济的活力经过集聚后加倍放大,从而在地方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资源优化配置。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发展和分工深化的一种高级形式,突出的是技术创新性,凝聚了产业链创新活力。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姚珺此前在工信部举办的“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对提升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分重要。
吴琦分析称,此次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囊括了很多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制造业研发载体,覆盖了高端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的重点领域,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竞争的制高点。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补充道,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组织形态,组织治理效率的高低会作用于集群产业链的发展。作为个体的企业来说,既要植根于产业集群这个大框架内求生存和发展,又要保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需要更多的企业创新精神和研发底蕴。
为资本提供清晰的投资图谱
从地域分布看,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计划单列市,其中东部地区30个、中部地区8个、西部地区5个、东北地区2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4个重点区域集群数量达30个,占三分之二,国家级集群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吴琦认为,这显示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立足于区域比较优势,强调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另一方面注重区域协调,既有东部地区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也有中西部地区基于资源特色的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赣州市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等。
工信部表示,将紧紧围绕集群培育目标任务,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创新思路举措,形成政策合力,加快构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集群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完善央地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完善产业、创新、财政、金融、区域和公共服务等集群政策支持体系,促进集群交流与合作,推动集群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集群内的企业不仅会享受相关政策支持,也在集群的带动效应下实现上下游的高效衔接,共同赋能产业链的提质增效,对于集群内企业来说是一个互利共赢生态的建立。
王鹏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也为资本提供了清晰的投资图谱,企业的产能布局是否在相应的集群范围内,在产业链当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否能够形成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这些都将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