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结束连续3个月50%以下低位运行状态,表明中国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
从分类指数看,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高于临界点的有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仍低于临界点。
具体来看,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
尽管新订单指数和原材料库存指数仍在临界点以下,但与5月份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不仅意味着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和企业用工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也同构成PMI的3个指数一道,共同反映了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的趋势。而且,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4.7%和54.1%,高于上月6.9和5.7个百分点,均回升至扩张区间,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趋势。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以来深受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的服务业,其景气恢复至扩张区间,服务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商务活动指数位于扩张区间的由上月6个增加至19个,服务业景气面明显扩大。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65.0%,业务总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道路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临界点以上,业务总量由降转升。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呈V型反弹重返扩张区间,说明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各项助企政策措施逐步发力见效,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5月相比呈现了积极变化,推动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并开始步入稳健复苏的正轨。
当然,也需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尚有待进一步缓解。尽管6月份制造业延续恢复态势,但仍有49.3%的企业反映订单不足,表明市场需求依然偏弱。同时,从业人员指数为48.7%,虽然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但仍在临界点以下,意味着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PMI均在临界点以上,但小型企业PMI虽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达48.6%,但仍处在临界点以下,表明小型企业的经营压力还较大。
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需继续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要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扎实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实落地见效,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就业和消费。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优化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统一封管控区和中高风险区划定标准,完善疫情监测要求。这有助于更加科学精准防控疫情,为推动经济恢复发展重回正轨创造有力条件。
在市场需求依然偏弱的情形下,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需要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重要作用。就业连着消费,就业稳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标志。稳就业,既需要发挥好政府作用,以有力的政策措施稳岗稳就业,更需要着力保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和增强预期,激发市场主体稳岗稳就业的内生动力。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并部署加大重点工程以工代赈力度,拓展就业岗位,带动农民工等增收。上述举措,以扩大有效投资为支点,能够更好地发挥杠杆效应,撬动就业和消费,扩大内需,有助于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势头,推动经济重回正轨。(责任编辑:华章 安然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