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72019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业界动态正文

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6-29 浏览次数:417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所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又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生产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供应有所收缩、节能减排约束增强、数据要素应用不足等制约了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制造业表现出要素投入不足和要素回报率相对较低的特征。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要素供给特征发生变化

从劳动力看,供给数量增长趋缓、质量提高。劳动力是各行业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得益于人口基数大,我国就业人口数量较大,但随着人口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显现。同时,受高等教育普及率上升的影响,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人数快速增长,每年向市场稳定输送高素质劳动力。在总的就业人口中,我国制造业就业规模和占比近年来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劳动力投入比重下降,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凸显了劳动力条件变化对制造业发展的约束。

从技术看,全社会研发投入和产出快速增长,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跃升。科学技术是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制造业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产业。近些年来,部分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但制造业仍然是技术创新的主要产业载体。

从土地看,大中城市土地供应收缩,工业用地占比回落。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人口持续向大中城市集中,住宅、工业、商业服务等各类用地需求保持增长,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增长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其中,工业用地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制造业为土地要素支付的成本并没有出现明显上升。未来一个时期,对工业用地的需求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工业用地的供需能够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从能源看,制造业能源供需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占比下降。我国能源供给以煤为主,在碳排放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应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制造业集中了大量高耗能产业,尽管近年来其能源消费占比有所下降,但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仍然较高,且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依赖程度高,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较为迫切。

从数据看,我国数据要素资源丰富,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处于浅层。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受益于人口数量和产业规模,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数据资源大国,与算力相关的技术研发和业态创新也在快速发展,庞大的数据要素资源和先进的算力基础设施推动许多产业涌现出新业态新模式。但也要看到,制造业对数据要素的应用尚不充分,对算力的需求主要来自研发、管理、营销等环节,数据要素参与制造业生产并创造更多价值的能力不足,我国数据资源、算力资源和制造业的结合还有待提升。

关键是保障供给和优化配置

保障制造业要素供给、优化制造业要素配置,需有明确的政策思路。在要素供给数量方面,需保障制造业基本要素供给稳定,这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在合理区间的重要基础;在要素配置方面,要加快形成统一要素市场,畅通要素跨行业、跨区域流动,将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要素质量和结构方面,需增强制造业吸引技术、人才、数据等高端要素的能力,在要素供给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着力改善要素供给结构,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在要素利用效率方面,需不断提升传统要素在制造业各部门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转化效率,同时不断创新高端要素在制造业领域实现价值创造的途径和模式,将保障和优化制造业要素供给与配置同实现“双碳”目标相结合,持续提高制造业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一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要素资源跨行业综合利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各有优势和短板,制造业拥有成熟、稳定的生产模式和雄厚的资本、技术、人才积累,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有高成长预期和广阔发展前景,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大于制造业。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提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对此,要着力破除现存体制机制障碍,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加大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制造业企业要提升产业分工协作水平,促进要素资源在不同业务部门的优化整合。同时,要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要素流动和要素共享的重要载体,重点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研发设计和科技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高端要素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顺畅流动,探索更多跨行业共享要素资源的新模式。

二是扩大制造业开放,增强中国制造在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的能力。制造业要获得高端、优质和稀缺要素,就需更好融入国际循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体来看,可以发挥我国在数字技术、产业和应用上的优势,积极探索打造国际化、数字化的跨境制造网络和要素流动机制;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顺畅流动。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促进国内外要素互动,增强制造业发展韧性。

三是强化制造业中高端人才储备,优化制造业就业结构。当前制约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解决这方面问题,需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就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高度重视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岗位需求结构调整等变化,不断优化就业结构;需适应技术进步要求,夯实制造业发展的人才基础,围绕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新要求,壮大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人才队伍,培养更多综合能力突出的复合型人才;需形成更多制造业就业新形态,加强制造业劳动者权益保障。

四是提升制造业利用数据要素的规模和水平。要坚定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夯实制造业数据要素利用的设施基础和制度基础,加快推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制造业数据应用的场景创新,全面实施制造业数字化改造,推动制造业产业链从材料、零部件、整机、成套装备到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重点行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

五是不断改善制造业能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推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与实现“双碳”目标的协调统一,需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也需要不断完善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措施的政策体系。具体来看,要科学评估制造业碳排放水平,实施跨行业综合减排政策,推动实现全产业链减排;要优化制造业能源供给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加快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同时引导需求侧积极采取清洁能源替代方案、鼓励制造业企业主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要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制造业能效水平,推进制造业碳排放持续降低。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