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古今,成功的企业或许各有不同,但是他们有一点一定是相通的:
那就是顺势而为。
上一期的单仁行,我们讲到了产业链外迁,特别是靠人口红利支撑的低端制造业转移东南亚是无法逆转的趋势,毕竟你不能让这些企业一边忍受成本上升,另外一边还不准他们转移去成本更低的地方。
当然,制造业的升级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制造业企业的路该怎么走,关乎着国运,更关乎着无数中小制造业企业的未来。
中国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制造业?我们自己的产业究竟又往哪里升级?
我想有四个字也许可以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四个字就是“专精特新”。
为什么说“专精特新”才是答案?
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引路政策。
2021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中国“补链强链”的重要举措,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再次强调,支持各个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
我们研究产业机会,一定要研究国家政策,就像前几期单仁行,我们谈到研究产业的一个重要模型,要pest模型,第一个P那就是国家政策。
因为经济学其中一个任务就是“预期”,只有我们判定这么做有可能做成,我们才会努力去实现它,为什么企业要有愿景,使命,价值观?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企业真的做不远、也做不大。
不能从未来反推到今天,就不会有阿里和腾讯这样的巨头企业,像蔡崇信这么有才能的人,也不会放弃自己上百万的高薪,跑到阿里领个500元的月薪,他是真的觉得马云说的可以实现。
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有了目标和愿景,觉得我这个事真有可能干得成,做对了,才能吸引一批人才把不确定变成确定。
而国家政策就是一个路灯,你还在犹豫我这个事到底有没有走错,是不是得慢点走的时候,远方亮起一个灯,好了,这个灯就是告诉你,这条路是对的。
“跟着国家政策走”,是这个星球上无论哪个国家的企业都共同追寻的“财富密码”。
对中国企业来说,“专精特新”就是政府打开的一道“明路”。
那什么是“专精特新”?
官方的解释可能不容易理解,在我看来:
所谓“专”,就是“专业、专注”,有专项技术,长期聚焦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在产业链某个环节具有特定的优势。
所谓“精”,就是“精细”,工艺技术的精深性和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特色,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所谓“特”,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独特性,也就是有“特色”,包括在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和人无我有的软实力。
最后是“新”,那就是“创新”,赛道新,技术新,模式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潜力很大。
别看“专精特新”这四个字解释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它的内在逻辑契合了宏观经济形势和中小企业的现状。
宏观经济形势是什么?
贸易战、专利战和大部分行业供给过剩的经济态势,影响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形式的主基调。
这种主基调,对我们产业发展的要求就是“补链强链”。
补短板、疏堵点,把别人“卡脖子”的技术发展起来,我们的“内循环”才能转的动,内循环转的动,才能决出优秀的企业走到国外去“外循环”。
通过外卷得来的高薪岗位和高端产业链,我们的发展模式才能真正转变为“高质量发展”,不至于说发展要跟欧美对比,薪水要向越南看齐。
“补链强链”的内涵,是希望我们的中小企业能往“专精特新”靠拢。
为什么在“专精特新”方面要指望中小企业呢?
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是市场和就业的主体,而不是大企业。
另一方面,我们拥有全工业体系,虽然完整,但缺的关键技术也不少,突破有点难,你不可能什么事都等着华为这样的巨头来给你攻坚研发吧。
所以,一枝独秀不是春,发展也不等人,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群策群力。
这也有点像“饱和式救援”,让企业发挥我们的“工程师红利”,而不是“人口红利”,才是符合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说“专精特新”符合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呢?
大家觉得,专精特新四个字当中,关键词是哪个?
我认为专字当头,最为关键。
通俗地说,“专”就是专业化,“专注于某一个细分领域”。
过去,“大而全”是我们很多民营企业的通病,因为不去选择,不会选择也不懂选择,大家有一个无法推翻的理由:
“为了活着,我不得不做”。
但是很多时候,大家忽视了做多的难度。
业务一多,树敌就多;管理一多,内耗就多,就越难以保持专业经营,特色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你没有竞争力。
对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树立业务的护城河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要真金白银和时间精力砸出来的。
专注在细分市场,使命和愿景才容易被实现。
特别是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企业即使是只做一个很小的领域,全国的市场也足够吃饱喝足。
所以,从这个角度再去看“专业特新”这四个字:
因为不够专,所以公司的资源分散,做的东西都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
因为不够“精”,企业成本控制不住,品质做不突出。
因为不够“特”,没有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力不足。
因为不够“新”,过剩产能多,效率提不上来。
自然也达不到最初的“专业”,整个产业链就很薄弱。
其实,“专精特新”的正确性也经过了历史的充分检验。
我们都知道车辆有变速箱,但是大多数人很少知道,变速箱其实分为“公路车辆变速箱”和“非公路车辆变速箱”。
前者是我们轿车上用的,而后者是挖掘机,压路机这样的工程车用的,常年被采埃孚、德纳这些跨国公司垄断,我们想买,就得花十倍价钱进口。
后来,徐工传动这家国内企业,就聚焦在“非公车辆变速箱”这个极度细分的赛道,从第一个产品启动研发,到最终产品的跨越,花了10年时间,研制出了可以“平行替代”国外高端变速箱的产品,公司也被列为“专精特新”企业。
这样的例子在中国多不胜数,虽然一个细分市场只能养活不多的中小企业,但是千千万万的细分市场加起来,就能养出了一个制造业强国。
因为上一个这么干成功的国家,那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德国。
赫尔曼.西蒙写了一本书叫《隐形冠军》,这个词来源于德国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他们被称为“隐形冠军”。
他们体量都不大,在我们国家就喊做中小企业。
但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都很强,在全球供应链中举足轻重,虽然某些名字你听都没听过,就像上面说的采埃孚,就垄断了一个细分行业。
所以说德国制造业的地位,其实并不来自西门子、奔驰、宝马这种大集团,而是来自这些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
我们学习了德国经验之后,就总结出“专精特新”这四个非常突出的字。
最后,我们来看看那些被认定为“专精特新”的企业画像。
像A股主板、创业板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都有下面这些共性。
首先是聚焦“四基”;也就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技术这四个领域。
为什么是基础领域?
因为很多被卡脖子的行业,不是我们的设计不行,而是基础技术不支持生产。
华为海思可以设计出不输高通的麒麟芯片,但是美国人一卡脖子,举目四望竟然发现国内居然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帮华为生产出来。
聚焦“四基”,不但是解国家燃眉之急,也是回头打下坚实的地基。
在“四基”之上,就有了十大重点领域。
对我们企业来说,假如业务可以与上面这些领域有所重合,就拥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业务方向,能借这样的趋势顺流而下,谋势发展。
即使不重合,也不必担心,因为“专精特新”最大的意义是提供给企业一个明确的预期。
第一、你只有专注,才能形成产品、应用、服务的深度,也就是我经常跟大家说的,做一公分的宽度,一公里的深度。
第二、专精特新企业因为专注在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必须要懂得营销,特别是全网营销,才能把自己给打出去,而且是能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把规模做起来,把品牌立起来。
让企业先在某个细分市场上,占据垄断性的市场份额,再一步步扩展到全国,走向更多的应用场景、应用领域,甚至走到全球,参与外循环。
我想这才是中国真正想要的制造业,也是我们产业升级的一个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