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6978241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瞭望 | 瞄准世界规模级先进制造业带,“中三角”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4-12 浏览次数:417

在“中国动力谷”只需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能集结一列有上万零部件的动车组所需的全产业链专家;只需“一个多学期”大约8个月时间,就能研制出一列新型列车,而国际同行通常需要3年

“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要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需要突出本地能力建设,构筑产业生态优势,面临‘做大与做强’的双重任务。”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同构突出,同处于基于传统资源禀赋的传统重化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当前面临提升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任务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苏晓洲 徐海波 崔璐

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有“中三角”之称。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产业协同、产业集群、产业强链和产业转移,一系列结构政策、科技政策、开放政策和区域政策与地方发展、市场动力将“同频共振”,催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业瞄准更高目标实现新的飞跃。

瞭望 | 瞄准世界规模级先进制造业带,“中三角”如何抓住历史机遇

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产自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制造名城”——株洲(2021年6月20日摄) 梁超摄/本刊

实力担当使命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上,一列红黑涂装、外形炫酷的列车,悬浮在轨道上“飞行”,完成了动态试验和系统联调联试。这是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其问世填补了全球相关领域空白,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中速磁浮关键核心技术。

首列商用磁浮3.0列车,产自湖南长株潭都市圈的“制造名城”——株洲。这里是中国先进轨道交通体系的摇篮,从“中华之星”到“和谐号”,技术不断迭代更新;从参与“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发、推动“复兴号”系列问世再到推动中国先进列车“出海”,产品谱系不断扩充;从轮轨到磁浮,从干线列车到城际铁路、地铁等,不断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轨道交通技术走向更快、更强。

在商用磁浮3.0列车制造商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常能听到这句话:在“中国动力谷”只需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能集结一列有上万零部件的动车组所需的全产业链专家;只需“一个多学期”大约8个月时间,就能研制出一列新型列车,而国际同行通常需要3年。

这种景象,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先进制造产业链强大、供应链完整、价值链稳定的写照。

在推动甚至倒逼制造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志方等多位受访专家认为,经过多年努力,“中三角”已具备了向先进制造升级上台阶的基础。

一是严格产业准入门槛。2021年10月,九江市湖口县对总投资超百亿元的电池新材料项目说了不。只因该项目排放指标过大,不符合准入政策。长江中游城市群普遍通过加强新上项目前置审核,出台产业环境准入政策,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等准入门槛,营造了先进制造的良好产业环境。

二是加快落后产能退出。长江中游城市群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产业项目。先后淘汰钢铁水泥、重化工等领域很多工业行业和企业的落后产能。

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使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中部地区重点炼化企业九江石化以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转变。目前,设备自动化控制率达到95%,生产数据自动采集率在95%以上,运行成本降低22.5%,能耗降低2%,有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银色炼塔衬蓝天白云”的景象成为企业的绿色名片。

利用雄厚的制造基础,长江中游城市在先进制造业方面,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集群。

中车在株洲的轨道交通产业成为湖南万亿装备制造业的三驾马车之一,形成了百亿元级企业为龙头、十亿元级企业为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量集聚的协同发展产业链新格局。株洲市芦淞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强说,《方案》提出要坚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彰显江西、湖北、湖南三省优势和特色,这为中部先进制造指明了方向,为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武汉“光芯屏端网”世界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初具雏形,集成电路、显示面板、光纤光缆等战略新兴产业强势崛起,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接近5000亿元,成为我国光电子信息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

本刊记者从工程机械“巨头”——三一集团了解到,公司在先进装备制造领域多年来的发展,得益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产业协作。

例如,在混凝土机械设备等专用车辆底盘制造领域,三一集团在汽车制造大省湖北有东风、三环等140余家供应商,提供汽车通用底盘总成或零部件;

原材料方面,除了湖南钢铁,还离不开宝武钢板、中石化油脂等提供产品;

在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研发新品检测验证、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和“灯塔工厂”建造等方面,“中三角”交通便利、优势互补,“地缘”“人缘”“学缘”“产缘”血脉相连的合作“业务盘子”很大。三一集团2021年从湖北地区的采购量,就占到集团对外采购额的6%左右。

集团相关人士表示,随着《方案》的颁布,今年三一集团作为“链主”企业,会通过技术创新、资源协调、联合研发、数字化协同、供应链升级等途径,推进“中三角”相关产业集群集聚和协同发展。

汽车产业是三省协同发展程度较高的产业。武汉素有中国“车谷”之称,是我国主要的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在湖南,也聚集了吉利、比亚迪、广汽、北汽、大众等主流汽车制造商,有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及不断完善的配套能力。江西则几近占据动力电池的“半壁江山”,是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中的重要基地。利用中部大市场消费潜力,整合优势资源,将形成更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集群。

南昌都市圈依托江西正在深入实施的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以及VR产业发展等先发优势,加快与武汉都市圈“光芯屏端网”全产业链和长株潭都市圈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服务器等互动发展。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朱丽萌说,通过横向错位发展和纵向分工协作,不但能推动南昌都市圈电子信息产业彰显自身优势,而且能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与壮大,更能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全国的竞争力。

有制造基础缺产业“高原”

对照《方案》提出的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等目标,中南大学“三高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王昶认为,目前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具备基础条件:在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市场主体质量上具有竞争优势,主导产业具有一定优势和互补潜力,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优势突出,领航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在全国颇具特色。但相对沿海发达省份来看,尚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有制造基础但缺产业“高原”:单个主导产业规模不够大、新兴产业培育优势不突出、创新能力不够强、绿色低碳发展潜力有待挖掘等。

“‘中三角’相关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以及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与北京、上海和广东等省份相比仍有差距。一些优势产业,也面临扩大行业规模、增强带动能力的任务。”王昶说:“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要成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需要突出本地能力建设,构筑产业生态优势,面临‘做大与做强’双重任务。”

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琳说,相关研究显示,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都市圈(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间的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达90%,且产业同构呈现“固化”趋势。制造业内部结构趋同现象明显,要形成跨域合作相互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面临挑战。三省同处于基于传统资源禀赋的传统重化工产业结构的转型中,当前面临提升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同任务。

重塑产业治理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在先进制造领域完成国家使命,需要在“十四五”及更长时期,抢抓机会窗口,瞄准世界级和国家级标志集群,突出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构建产业创新生态;完善产业治理,创新以链长制为代表的地方主导型政策,破解先进制造业做大做强的痛点难点问题,塑造先进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业-空间”链接机制。李琳建议,通过构建“三核三圈三带多点”空间格局,优化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链接机制。

“三核”,即三省会城市。强化省会城市引领功能,提升武汉、长沙、南昌在高端制造研发、科技创新驱动、全球贸易服务、文化和商业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功能。

“三圈”,即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南昌都市圈。按照“核心-外围”结构优化三大都市圈的优势特色产业链布局,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

“三带”,即沿京广通道、沿江-京九通道、沪昆通道形成三条经济轴线。京广轴线,推动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联动打造轨道交通、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医疗健康等优势产业集群;沿江-京九轴线,推动武汉、南昌都市圈互动发展,联手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沪昆轴线,推动长株潭、南昌都市圈联动发展,协同打造航空航天、红色旅游等优势产业集群。

“多点”,即增强节点城市发展动能。夯实襄阳、宜昌、岳阳、衡阳优势制造业根基,增强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推动常德、益阳、荆门、荆州、景德镇、抚州等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

衡阳市委书记秦国文说,衡阳作为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必将在区域发展中更好地担当历史使命,在担当历史使命中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

——推动形成合理的城镇产业分工体系,打造世界规模级先进制造业带。华中科技大学张培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华说,要理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和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关系,依托核心城市,以大带小,进行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梯度建设,形成不同城市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为此,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转移,实行产业链重组战略,有效整合产业存量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构建面向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的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等主导优势产业链,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世界规模级的先进制造业带。

——积极培育市场一体化主体。以行业龙头企业为牵引、众多中小配套企业形成的跨城际跨省际的规模巨大的优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分割的市场融合为一体化市场的有效路径。李琳建议,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活动培育市场一体化主体,促进资本、技术、人才流动,打造G4(京珠高速)科创走廊、沪昆高铁沿线先进制造业集聚带。

——强化顶层设计,提高全球竞争力。长沙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建议,通过协商形成具有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的顶层设计,建立资源要素协同机制。在多地布局的产业,探索推进“一园多区”“一园共享”等机制协同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补链强链延链。

朱丽萌建议,整合区域创新能力和人才基础,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动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在关键共性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重点领域形成护城河,提高全球竞争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