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再次谈起技能人才培养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贵州航天天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材料成型部有色金属焊接班班长姜涛叹息不已:“前年公司招的15个工人走了大半,如今只有6个人坚守岗位,这样下去,技能传承非断代不可!”
高技能人才姜涛为“留不住好徒弟”而忧心,而从事制造业十几年的全国政协委员、武汉智能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纯星更是着急上火:“工资开到五六千元甚至8000元,也招不来一个技工,有的厂里很难看到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开幕以来,“制造业招工难、留人难”这个话题已经被好几位代表委员反复提起。
近两年,姜涛所在的企业生产任务量激增,十分缺工。企业想从职业学校、技工院校招人,没想到也遭遇“歧视”——一些跟制造业相关的工种,如车铣钳焊等专业,根本招不满学生。
“人都去哪里了呢?”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曾表达对“招不到人”的困惑。苏荣欢说,今年为了吸引工人返岗,佛山这个制造业大市的政府部门包火车、客车甚至飞机把工人从老家接回来,还给企业和工人发放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张恒珍对此也颇有感触。在去年全国政协组织的在江苏、重庆等地的调研中,她听到不少企业反映:从普工到高级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徐念沙提供了一份机械工业近年对1318家企业的调研数据:78.22%的企业都认为“招工难”,近23%的企业新聘技能人员入职3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相关报告认为,随着现代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对机械工业“招工难”形成压力。
印证制造业缺工的数据不止于此。自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以来,制造业类职业占比一直居高不下。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排行显示,100个“最缺工”职业中,有43个属于生产制造业。
姜涛曾经带过一个实习生。小伙子在车间里锻炼一年多,进步很大,但就在企业想跟他签订劳动合同时,他却离开了,理由是“这里的工作太累、太枯燥了”。后来,姜涛在一家酒店遇到正当酒店门童的他。年轻人的选择姜涛能理解,但他心里十分不是滋味儿。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如果年轻人都“远离”工厂,制造业靠什么发展?怎样让年轻人愿意进工厂、学技术?这几个问题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