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在重庆开幕。据了解,本次论坛以“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路径,分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先进技术和领先系统解决方案。
8月23日,2021 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举行。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在会上表示,制造业是一项涉及战略,能力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变革、模式创新等多种创新的复杂系统工程。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可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组织、商业模式变革,实现产业化的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抢抓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经过多年发展,不同行业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程度不同。不过,工业互联网并未在企业的生产流程上发挥核心作用,企业在组织工业互联网的开发部署时,往往避重就轻,躲开底层着力,更注重企业大脑。因此,要应用工业互联网首先要让底层连接海量数据。
制造业生产环节数字化转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伴随数字经济时代的开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产业生态和生产组织方式带来了深刻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根据鼎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调研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将会给制造业带来8%至13%的利润提升。根据高通公司预测,5G在2035年之前,会给全球带来13.1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其中近40%来自制造业、交通、物流和能源等行业,即通常说的垂直行业或工业互联网应用。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新基建方面,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5G终端连接路已达到3.65亿,5G商用发展成绩、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础方面,2010年全国近八成企业实现数字化普及应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达到了71.2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1%。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方面,当前,我国的“综合型+特色+专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品牌超过100家。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速加快,“十三五”期间,全国开展服务型制造企业有21.6%增至21.8%,实现个性化定制企业有5.4%增至9.1%,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给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注入新动能。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峰论坛现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并驾齐驱。
邬贺铨表示,国家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经多个3年行动计划。当前,港口、矿山对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较为领先,而工业互联网对这些企业的改变成效也较为显著。但在流程制造行业,一些企业虽然把人工智能应用至多个场景,但是场景之间都是孤立的,并未形成完整体系,其中的安全漏洞堪忧。
“现在工业互联网应用还没有起到代替工控设备的作用,没有真正在企业生产流程上发挥核心的作用,所以,我们说制造业生产环节的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设备芯片基本是进口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算法也依赖国外的开源软件框架,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但是规模不大,而且互不兼容,工业APP很难介入。” 邬贺铨说。
三菱电机e-F@ctory推进事业部长长谷宏明也认为,由于中国在从工业2.0到数字化转型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实现技术工厂环境的整顿和各种业务的充分整理,导入的各种系统并没有将系统和业务连接起来,无法有效活用工业互联网的功能。
让底层连接海量数据是首位
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着力点在哪?邬贺铨认为,首先应让底层连接海量数据,中间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操作系统,分析数据模型,产生智能决策,以工业APP方式去赋能更多应用。“企业网络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受限于工控协议标准碎片化,在组织工业互联网的开发部署时,往往避重就轻,躲开底层着力,更注重企业大脑。实际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底层数据送上来,企业大脑得不到应有数据训练,也得不出正确的决策。”
成都明格管理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存明则认为,当前,大部分企业正面临着建立一套整体化的系统以完整呈现公司的主要业务的难题。“下一个阶段可能是数字化运用的4.0阶段。4.0阶段更多的是将上下游拉通,通过系统将所有环节全部串联。” 他表示,对于制造型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就是智能制造,“按照国家的要求,智能制造应该是未来,至少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整个国家推进的重要抓手。”
潘存明还表示,应当从多场景、多应用、多智能、多平台,以及与智能设备集成关联这五个方面以实现整体的智能制造。其中,多场景是指在整个企业内的多个工厂,多个地点,适应各种语言;多应用是指多个业务应用场景;多智能是指系统不仅解决应用问题,更能够提供智能化分析;而多平台是指将整个消息平台、预警、管理、流程平台通过一套系统实现。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
针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江明涛透露,下一步,将加强政策引导,聚焦新型技术领域,加强相关政策体系建设,出台《“十四五”两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夯实转型的政策基础。强化平台。基于培育跨行业综合性平台,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性平台及支持建设专业性平台,持续特提升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同时,深化产业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发展基于平台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工业企业,打造云上产业链,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此外,还将强化示范能力,推动企业开展量化融合,自平自诊断自对标,深化两化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