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发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到2025年,天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
此番谋划背后,既与国家赋予天津的“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一致,又与近几年天津经济实力下滑,当地政府急寻出路有关。
那么竞逐制造强市、做大工业体量,能成为天津重振雄风的出路吗?
-01-
天津工业生产总值倒退至2010年水平
在滨海新区2005年获批后的繁荣年代,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天津工业经济,一度也是被学习的对象。
当下号称“中国第一制造业强市”的苏州,就曾多次赴天津考察学习。
2006年,苏州市党政代表团赴津考察,时任苏州市委书记的王荣,盛赞天津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许多值得学习与借鉴的经验。往后几年,苏州高新区代表团等考察团队陆续到访学习。
不过,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反观近几年天津、苏州两地间的互动,显然天津往苏州跑得更勤。
2018年,滨海新区党政代表团赴苏考察,重点学习苏州在园区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做法。今年3月,滨海新区党政代表团再次抵苏,渴望汲取苏州在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经验。
两地政府间互动关系变化的背后,是天津、苏州工业经济不同的发展态势。
2000年,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为785.96亿元,与同期苏州相比,仅略低了不到5亿元。此后多年,天津与苏州在工业经济方面的差距,算不上十分显著,天津还一度在2012-2015年期间,工业生产总值反超了苏州。
但天津工业经济的优势没能延续,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天津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能——滨海新区,出问题了。
2015年8月的一个夏夜,滨海新区的夜空被火光点亮,一场爆炸事故撼动了天津工业经济的根基。受此事故影响,2015年天津工业生产总值出现了21世纪以来的首次下滑。
爆炸事故伤疤未愈,隔年统计数据的修订,又一把扯下了滨海新区的画皮。天津滨海新区2016年GDP被大幅压减3348.31亿元,天津市工业生产总值同步缩水。
天津市统计年鉴显示,此后两年间天津工业生产总值小幅增长,2018年达6962.71亿元。但这接近7千亿元的体量,究竟能否代表天津工业经济的真实家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依据普查结果,2020年初天津对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进行了修订,天津市GDP总量从18809.64亿元大幅压减至13362.92亿元。虽然天津市统计局未明确公布同期工业生产总值修订后的结果,但天津市统计年鉴显示,2019年,天津工业生产总值仅剩4394.27亿元,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与苏州的差距也扩大到了接近4000亿元。
经济数据“注水”的阴霾未散,加之疫情冲击,2020年天津工业经济依旧增长乏力,全年全市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微增1.3%。增长碰壁的工业,也拖累了天津经济的整体表现,2020年天津GDP总量近40年来首次跌出了全国前10。
-02-
石化利税金额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近半
天津的工业经济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供了解答。
《规划》坦承天津工业发展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问题和发展瓶颈,例如新动能“底盘”偏小,新旧动能转换不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缺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化本土品牌;产业链处于中低端环节,水平有待提高;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集约化水平不高,产城融合水平有待提升……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曾表示,天津曾多次错失了转型良机,例如在2005年前后,中国互联网行业正从以硬件生产为主的第一阶段,向以移动互联为特征的第二阶段转型。深圳、杭州这些当下发展领先的城市,都在当年进行了转型,但天津却仍然到处修建工业园区,继续抱着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放,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没能走在全国前列。
搜狐城市梳理了2019年天津、苏州两市规上工业中利税总额占比最高的5大产业,结果表明,相较于苏州以设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石油化工在天津产业结构中占据强势地位,天津产业结构依旧偏重偏旧。
2019年天津利税最高的5大工业类别,依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汽车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
其中,石油化工行业优势明显。2019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以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三大工业类别,占全市规上工业利税总额的近一半。
工业结构倚重石化等传统产业的另一面,是天津新动能培育的不足。
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为例,2015-2020年,天津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从13.50%增长至15.40%,5年间增幅不到2个百分点。
按国家统计局分类,高技术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其中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虽然天津的工业结构正在转换升级,但当下高技术产业的有限规模还不足以带来根本性改变。要知道,在苏州相应产业2019年的产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就已达到26%以上。
除了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外,天津本土制造业还缺少龙头标杆企业。
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名单,天津共有11家企业入围,但其中仅有2家入围百强,排名最高的天津荣程位列全国第43位。而同期苏州共有28家企业入围500强,更有恒力集团、沙钢集团跻身前十,分列第3位和第9位。
-03-
天津目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
虽然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受阻,但天津工业底蕴深厚。
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尹继辉介绍,天津是全国工业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城市,工业全部41个大类中,天津占39个;在207个中类里,天津占191个。此外,天津科教资源丰富,同时紧邻北京、辐射东北亚,具有发展制造业的战略区位优势。
坐拥上述种种优势,天津建设制造业强市也更有了底气。
据《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描绘的蓝图,天津将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具体而言,这个产业体系将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
按天津设想,到2025年,电子信息、汽车将成为天津最强势的产业,产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
其实,选择电子信息和汽车作为主导产业是中国城市做大做强制造业的寻常之举,据搜狐城市此前统计,深圳、苏州、重庆、杭州、西安等城市的支柱型产业便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而在上海、广州、北京、沈阳等地,汽车制造业的产值占比最高。
但选择相似的赛道,即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如何与产业基础更雄厚的城市竞争,将是天津未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此外,不止于产业规划,天津还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相当完备的目标体系。
天津提出到2025年,天津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此外,针对新旧动能转换,天津规划到2025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40%,高技术制造业的比重要突破30%……
如此目标之下,今年一季度天津工业经济的成绩如何?
数据显示,一季度天津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幅为30.3%,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1%。从全国排位看,一季度天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国排第7位,分别比前两年提高18和16个位次。此外,天津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比全国快了17.7个百分点。
“新动能拽着制造业跑,制造业拽着工业跑,工业拽着全市跑。”对于今年一季度天津工业运行情况,当地工信部门如此指出。
而这条发展链条能否流畅跑顺,也将是未来天津能否东山再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