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供需对接效率低、资源无法快速精准衔接是企业常常遇到的问题。如何盘活产业资源,打通供应链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在前不久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中城新产业携带一辆拆解后的电动汽车亮相,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条被一一剖析勾勒出来,吸引了观展人士的眼球。
据悉,中城新产业自建了一套供应链对接平台和产业服务平台,将智能制造供应链资源线上化、平台化,打造了线上供应链对接平台“天集社“,同时,在线下布局产业服务平台“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初步形成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产业服务体系,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
2021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服务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使命,中城新产业作为一家高端产业运营服务商,探索出一套解决方案。从发挥供应链的集约高效作用,到推动产业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这家民营企业的服务实践中,可以窥见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线上“天集社”
发掘企业需求 精准匹配供应方
一家知名智能音箱厂家寻得CMF资源、一家知名3D打印公司更新贴片代工资源……这些企业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订单和资源,均依赖一款面向企业对接需求的线上小程序“天集社”。接近4万家企业注册入驻、每月需求发布量超过6000条,在“天集社”小程序里,注册企业发布生产需求,平台对企业需求进行细分处理,按标签对符合需求的企业进行定向推送。
“‘天集社’释放企业的研发设计、制造生产、产品采购等需求,助力企业技术与产品的迭代,精准、高效对接行业上中下游产业供需。”作为背后的“操盘手”,中城新产业智能制造comp@ss总经理易军的目标是“将‘天集社’打造成为硬件圈最好用的专业工业B2B供需对接平台,通过精准高效的供应链整合,推动智能制造企业的转型和升级”。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我国2020年的工业增加值达到了31.3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尤其是在金属结构件、玻璃、塑料件、绝缘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
一个庞大的制造业体系,需要一条环节完备的产业供应链。易军表示,中城新产业将产品研发生产的过程细分为外观设计、方案设计、手板打样、检验检测、开模注塑、零部件采购、批量生产、市场销售等八个环节,中城会对每家线上入驻的企业按照产业链逻辑进行标签化分类,基本上能精准涵盖整个产业链环节,这样就能将入驻的企业进行碎片化管理。
“天集社”自2019年上线以来,企业用户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目前服务超过8万家企业,完成企业供需对接逾2万条。在易军看来,“天集社”的服务将立足大湾区向全国辐射,通过将用户标签化分类,实现需求定向推送、精准匹配,大大节省了企业需求对接成本。
在惠州,由中城新产业运营的“天集社”惠深通,已实现惠州企业融入深圳产业链的规划。在惠州市工信局的邀请下,中城新产业以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线上供应链对接平台为目标,打通深圳研发设计—惠州生产制造的上下游产业链对接。如今,“天集社”的企业群体以珠三角为主,涵盖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合作区等主要经济活跃地区,且已基本覆盖全国和部分海外企业。
“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
打通企业供需交易最后一公里
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2021年深圳市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计划”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开始设立自主品牌,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对于“天集社”上的4万家企业用户而言,B端的需求比C端用户复杂,在工期、包装、运输、工艺要求等方面都有严格细分,仅仅依靠一个线上供需对接平台,难以达成高层次需求交易。
基于此市场现状,一个专业的线下产业服务平台——“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应运而生。针对“天集社”上注册的企业,“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的服务团队经过筛选后逐一进行拜访调研,对优质潜力性中小企业分层分级,细化标签,帮助需求方能够精准对接到合适的供应商。
“一家北京的硬件类企业要到深圳找模具厂,通过企业自身的资源在线下寻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快则两至三周,慢则两到三个月,这是效率比较低的过程。”易军介绍,在“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则首先会将硬件类企业用标签细分,再根据需求将现成的数百家符合要求的模具厂商推荐给需求方,而需求方的需求越细致就可以区配得越精准。
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一座18万平方米的未来科学城园区,正在书写一段智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篇章,作为南山区首个“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基地,这里也是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的主战场。
“从线下整合资源,通过‘天集社’使产业资源上线,形成产业资源可视化、平台化,再通过线下实体‘智能硬件加速器’为企业的供需对接做最后的交易撮合,打通资源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易军表示,“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以打造智能硬件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为宗旨,实现设计生产到上市销售八大环节的全程加速服务,致力于帮助企业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据悉,2020年,未来科学城园区的入驻企业巨影三维,便在“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的助力下,尝到了一杯“好羹”。双方不仅联合参与了一场工业设计展,为园区企业提供了市场推广渠道和针对性服务,就在今年,“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又为巨影三维对接了知名品牌出海企业浩方科技,为其最新款消费级3D扫描仪提供市场资源整合服务。
易军认为,中国正逐渐迈入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全球供应链占比一直保持平稳增长。但是,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品牌、研发技术方面在全球市场中时常处于不利地位,在国际环境及市场变化的压力下,提升制造业科技水平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
“DFMA”设计降本
助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研发设计转型
供需对接服务是中城新产业基于企业上下游关系的横向供应链服务,随着服务的深入,中城新产业发现,中大型企业在成本控制上需求极为迫切。于是,能否打磨一套面向产品研发的纵向服务,为企业提供设计降本的“DFMA”模式,成为中城新产业新的策略方向,这个模式在产品的设计环节就考虑成本问题,帮助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降低成本。
时下,无人驾驶汽车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20年初,特斯拉中国提出要将汽车零部件全面国产化。事实上,特斯拉汽车可以看作一个可以载人移动的智能硬件,为了从设计领域和供应链领域进行对标分析,“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对特斯拉汽车的产品设计、技术和供应链进行分析,形成了一份完全公开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城团队主要是为了围绕特斯拉为核心的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进行分析,不局限于设计及技术先进性的研究,还兼顾了全国替代商机的研究,电动智能汽车产业链方面的分析,帮助中小企业分析潜在的市场前景及背后的汽车供应链。”易军表示。
在未来科学城园区,“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通过“DFMA”(设计降本技术)展示特斯拉设计的优缺点,并组织相关产业链企业共同研究。
与此同时,中城新产业与深圳市奥图智能网联创新中心、中兴通讯蓝军实验室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全方位研究零件的控本效应。
“制造业企业需要从低端保守向高端研发设计转型,中城新产业可以提供设计创新和对标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研发方案的可制造性和可装配性,指导企业走向精益研发。”易军说。
中城新产业在智能硬件领域的研究,吸引了不少其他省市地方政府的关注。在苏州,“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的落地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给小米扫地机器人做好降本服务,团队拆解其他品牌的扫地机器人进行对标分析,发现小米扫地机器人存在零部件比其他品牌多20%,外部壳体和内部结构用料冗余徒增成本,结构设计模组化程度低导致成本居高,后期售后维修难度加大,使用年限低的产品劣势。最后导入拥有20多年数据库积累的“DFMA”分析系统,计算扫地机器人的产品组装时间、产品定价,优化设计方案。
“在中城团队的协助下,公司里包括设计、工艺、成本、采购等部分的核心人员通过持续3天的“DFMA”工作坊学习,了解零件的成本构成,掌握了设计降本的新方法。”苏州晟成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自身对于常见的工艺和材料部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布局重点工业城市
将深圳生产性服务辐射全国
产业地产如何构造自身的生态系统?中城新产业创始人刘爱明坦言,所谓的生态系统,实际上就是服务系统,“中城新产业的定位是高端产业运营服务商,核心竞争力在产业,而不是地产,产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起到协作功能圈层的作用”。
中城新产业以园区为支撑点,从而拓展延伸到整个产业链条的服务,以此带动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大协同,促进行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刘爱明评价,这是产业最大的价值体现。
两年多来,中城新产业的服务版图正在逐渐扩张。为国外知名企业施耐德提供智能家居产品供应链服务,对接供应商企业20多家;向海尔创新中心提供新技术、新产品和创新企业资源……随着“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和“天集社”影响力的提高,中城新产业的服务范围也逐步扩大到了世界500强,同时向国内龙头企业提供产品供应链服务。
“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经过近两年的打磨,已经逐步形成成熟的服务体系。此外,为了提供完善的供应链资源,从2020年起,“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在全国重点工业城市设点,目前已经在北京、深圳、广州、惠州、苏州、佛山等7座城市布局,未来将在成都、重庆、长沙、武汉、合肥等工业城市持续探索。
“中城将当地产业资源进行梳理,使之能融入到‘天集社’线上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种产业服务内容,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每座加速器的线下布局都会根据当地产业资源的不同、产业形态的变化,突出不同的特点与服务。”易军憧憬,通过布局重点工业城市,能将深圳的生产性服务辐射全国。
一体化高端产业运营解决方案
赋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
中城新产业成立六年来,深耕产业服务,打造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态服务体系,涵盖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各个方面。作为一家民营地产企业,在产业运营方面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深入全面地探索,充分体现了企业战略的前瞻性。
易军表示,若仅仅是通过企业自身的力量,在全国范围内寻找供应商,无异于大海中捞鱼,虽然资源丰富,但是无法精准对接,“而中城则是把丰富的产业资源标签化、线上化、可视化”。
“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在八大设计生产销售环节的精准对接服务,帮助企业进行全程加速,做到最全、最专业、最快的加速服务。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产品提早一天上市,就能抢先获得市场占有率。因此,通过“中城智能硬件加速器”,企业高效完成供需对接,极大地缩短时间周期,为企业节约宝贵的时间背后,是中城新产业专注、专业的高效服务。
除了在设计、成本及供应链的专业服务打造外,中城新产业通过服务企业的不断深入,挖掘企业痛点需求,在技术、资金、人才、市场方面也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早在2018年,中城新产业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成立清华中城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专门为企业提供企业生产装备智能化服务,助推企业提升技术竞争力;2019年中城成立科技投资服务板块“中城金服”,目前中城金服已拓展园区内外股权融资服务企业近百家,累计承担融资金额数亿元;市场服务方面,中城新产业建立了浩方中城品牌实验室,助力企业品牌出海,产品上线。
中城新产业的产业园区运营早已小有名气,在上述智能制造方面的产业实践,惠及了一众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据了解,中城新产业围绕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智慧城市、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北斗)六大产业,建立了垂直服务体系运营主题园区,目前在全国运营了2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在园企业超过900家,多个园区获得国家级、市级孵化器,深圳市重点推广园区等认定。
刘爱明认为,中城新产业通过运营2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能够获取到园区企业的一手经营情况和一手优质标的,拥有大量可以对接的企业资源。目前,中城新产业的自有资金已投资多家科技型企业,包括生物医药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城金服现已发展为具备一定标的研判能力及行业内专业影响力的科技投资业务平台。
“中城的发展方向是服务中国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品牌,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积极发挥民营企业的特殊效力,这是中城新产业一直以来的愿景,也是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担当。”刘爱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