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招工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闻,很多年轻人选择做快递、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以至于沿海一些制造业重镇的老板们站街两公里等着工人挑。
相关的一些宏观数据也折射了制造业的尴尬处境。前不久,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新进排行的28个职业中,有19个与制造业直接相关,占比接近7成。
今年4月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表明,制造业从业者的主要群体之一——农民工比重为27.3%,比上年降0.1个百分点, 而这一负增长的趋势已持续多年。与之对比,从事三产的农民工比重为51.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
而且,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也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从2011年的 32.1%下降到2019年的27.2%。
这种趋势当然不是中国独有,制造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占比上升符合产业规律,不必过度紧张。
但我们的特殊之处在于,工业化未完成,实体基础尚不牢固,就业还需“蓄水池”,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以制造业为主的二产比重下降显得早了些、快了些。
那问题出在了哪里?流行的说法是,制造业成本上升过快,挤压了企业利润。但全行业成本其实都在上升,“成本说”这个解释不免有些牵强。
事实上,这背后情况迥异,有的制造企业不是订单不够,而是订单太多了、工人不够,难以扩大产能;有的是疫情带来短期外需大增,但企业不愿意永久性扩大产能,以防日后的闲置;还有企业出于景气度和回报率的考虑,不愿意投资……这种种现象其实都是理性人计算的结果。
究其根本,低端过剩、高端不足。从成本、价格到订单、产能,中低端制造业受外部波动的影响大,面临着“两头挤压”,上游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被渠道、平台、外企“卡脖子”。日子过得“憋屈”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随产业走。在人口红利期,由于劳动力价格较低,没有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力;在人才红利期,付不起新兴服务业所给的较高工资,行业吸引力下降也就顺理成章了。
因此,“逃离”制造业现象的背后,主要原因不是人变懒了,恰恰是出于人不甘于挣“性价比低”的辛苦钱这样的理性盘算。
对个体来说,唯有收入提高了,更多地投资于教育和技能,才能不断给自己增值;对企业而言,付出更高的工资,获得更高水平的人才,才能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品;对国家而言,实现在国际价值链条中的向上攀爬,增强竞争力,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