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谭旭光,他的“企业家”标签,可能更为人所熟悉。在4月16日上午举行的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主任谭旭光被授予山东科学技术最高奖。这不禁让人后知后觉,原来,他还是一名科技工作者,是一个“科技型”企业家。
从1977年进入潍柴,谭旭光就与发动机结下深厚的缘分,44年来,他带领团队在这个领域越凿越深,从不懂到学懂,从引进到模仿,从被世界行业巨头看不起到自立自强、受行业尊重,在这期间,他屡屡被社会赋以“疯狂”“大胆”等标签,而接踵而至的省市乃至国家级奖项不断证明着他们勇闯“无人区”的创新成就。
在科技创新大会上,他直言,在科技制高点上,要有攀登世界一流的志气,要有“疯子”精神,要创造世界一流的成果,舍得在研发上“烧钱”。
60岁的他,谈及科研创新亦十分清醒。“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要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不仅要十年磨一剑,更要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
深耕发动机产业链40余载
技术创新驱动潍柴高速发展
科技创新所创造的经济效应,潍柴无疑是典型代表。其先进性与独特,当你走进生产车间、实验室时,答案就会慢慢浮现。
一个个以改善技术的员工名字命名的设备产线、自主安装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机器人、跟随工程师安装发动机的节奏而自动调整高度与方位的AGV小车……除了这些表象,经营数据更直观,潍柴营收从1998年濒临破产时的5.8亿跃至2020年的3047.2亿,22年间,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33%,利润总额年均复合增长率42%。这样的“潍柴速度”,正是从谭旭光担任“掌门人”后所创造的。
在谭旭光看来,成功企业的领头人一定是科技型的战略管理者,而不是一个单纯的企业管理者。潍柴最近20余年的发展,始终以产品创新的主线推动企业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思路,源起于他青年时期的研发经历。
1977年,谭旭光进入潍柴,担任产品试验员,参与了我国704坦克发动机研制项目。“进厂第一份工作就是做发动机的‘心脏’——燃油系统,我当时就想做一名最优秀的八级工。”谭旭光说,这与他后来带领科技团队突破发动机50%热效率是一脉相承的。
他深知,企业靠的是产品,而产品靠的是技术。在捍卫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方面,他的态度异常坚决。1998年担任厂长后,谭旭光开的“第一刀”就是整治产品质量,砸掉100多台有瑕疵的发动机,当时每台产品售价好几万,一些老工人心疼得眼泪直流。谭旭光认为,产品出了问题,表面是质量问题,实际是技术问题,是系统和体系的问题。
他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让潍柴屡攀高峰。比如,研发的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技术,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突破电控核心技术垄断,开发了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高速重型商用车柴油机;带领研发团队发布世界首个突破本体机热效率50%柴油机,打破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寿命突破两万小时,领跑行业……
越刺激越有激情
核心技术买不来只能靠创新
面对这些成就,谭旭光表示,科技成果是斗争而来的,在科技制高点上,要有攀登世界一流的志气。他永远不会忘记被欧洲公司拒之门外的“耻辱”,他们的志气和自信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998年6月,谭旭光担任潍柴厂长后,走向世界对比差距。当他们到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参观,企业给他们看的都是即将淘汰的东西,那些先进的生产线都用篷布盖着。“这一点对我刺激巨大。我这人有一个特点,越刺激越有激情。回来后我就开会,一定要走自己的创新之路。”
到了2002年,在潍柴完全走出困境时,谭旭光立即启动了重型商用车发动机的研究。“当时潍柴老一代斯太尔产品正处于供不应求阶段,谁也不会想到,在那个时候,我和团队大胆决策,立即启动储备新一代产品。”谭旭光说。
从技术引进吸收到走自己的路,该如何走?谭旭光带领着企业与世界一流的设计公司合作,一步步打开局面。“对于事关企业方向的战略性问题,我要始终抓到底,战略的东西必须得做对。”谭旭光说,当时的合同是对方给设计一个产品,给图纸,潍柴就去生产,面对技术封锁,他坚持,潍柴派30个工程师参与设计过程,同时潍柴在那里也建立研发中心;必须全程参与正向开发的全流程,刚开始这家企业不同意,但谭旭光坚决不让步,否则就不合作了,对方后来妥协了。
“科技成果是通过科技斗争一步步争取来的,这本身就是斗争。”谭旭光说,这30人回来以后,掌握了正向开发流程,也就有了潍柴的技术雏形。
这种定力与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无形中护航潍柴发展航向。2004年,一家国际巨头看准了潍柴的发展,决定收购潍柴。当时潍柴已经上市,政府也在积极推动招引世界500强。但谭旭光有自己的考虑,每次都亲自参与谈判,先后谈了30多次。“当时这家外资企业给政府描绘:要把最先进的技术给潍柴。我就问,什么时候给?我就要世界最先进的大缸径大功率发动机技术!对方同意了,但前提是要按照市场规则给,市场需要时再给。这样一来,就不是我可以控制了。对方所谓的控股,就是让企业交权。”谭旭光说,他当时就给对方出了一个难题:当对方承诺的发动机技术在潍坊落地以后,就交权。就这么一个小要求,双方最后谈崩了。
“从那时候起,我就搞明白了,一流的技术只能靠自己,要是要不来的。”谭旭光说。
并购绝不“拉郎配”
着眼于技术短板强链补链
随着潍柴重型高速发动机销量做到了全球第一,谭旭光和团队却在想,产品再好也要求人,不能永远只给别人做发动机供应商,是不是敢第一个“吃螃蟹”?
当时,资本大鳄“德隆系”崩盘,其控制的湘火炬资产出售,谭旭光与团队果断提出并购湘火炬。当年拍卖,有的企业出2亿,有的出4亿、出6.4亿,谭旭光则一把拍了10多亿。人们惊呼:天价!
现在看,湘火炬给潍柴带来了几十倍乃至上百倍的价值。更关键的是,潍柴由此构建起“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的动力总成系统,形成了全球重卡市场唯一一条“黄金产业链”,凭此支撑中国自主品牌商用车占据国内99%的市场份额。
“‘谭大胆’就是那次事件在国内叫响的。”谭旭光说,正是有了湘火炬,才有了后来的“黄金动力总成”。
湘火炬的并购拉开了潍柴技术强链补链的序幕。当潍柴经营好转后,储备了大量的现金。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谭旭光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走出去,面向世界整合资源。“当时的定位非常清楚,我们的收购兼并不是做业绩数字的‘加减’,不为世界500强目标而并购,追求的是通过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谭旭光说,他们用了五年时间,围绕短板,全球整合高科技企业,突破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双赢。
“历史上我们吃过亏,濒临破产,银行3.7亿的债务还不上,为贷款两千万给职工发工资,我都上门求人。”谭旭光说,正因此,在收购过程中,他坚持市场化原则,绝对不“拉郎配”;一定是用的自己口袋里的钱,而不是银行的杠杆。把握好这两条原则,即便失败了,也不欠银行的债务。
研发引才不计成本
培养创新“疯子”
4月16日,在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谭旭光表示,在科技制高点上,要有“疯子”精神。潍柴20多年的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心无旁骛。要弘扬“疯子”精神、钉钉子精神搞创新,扎扎实实走科技创新之路。为创造世界一流的成果,企业要舍得在研发上“烧钱”,更要舍得有方向性的“乱烧钱”。
这些并非空话。潍柴这些年的创新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比如,50%热效率研发专项,就历时5年,上千名研发人员参与,投入资金高达42亿。
早在十年前,谭旭光和团队就开始思考未来新能源怎么做。十年来,他们更懂得了掌握、储备好一批前沿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为此,他在潍柴特别设立了未来技术研究院,为企业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发展做前沿研发。“实际上就是一个‘乱烧钱’的部门,但这个‘乱烧钱’是有边界的、有方向的,我们要做从0到1,研究一些前沿科技。只要在这个边界和方向内,想怎么烧就怎么烧,烧的过程一定烧出我需要的东西来。”谭旭光说。
“十年前,谭总就嫌我们在研发上钱烧得不够,现在依然是这样。”潍柴集团副总经理佟德辉说,近十年,潍柴的研发费用占到了年销售收入的5%,其中研发费用的20%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
除了舍得在研发上投入,谭旭光对科研人员非常重视,常常亲自面试高端人才,在待遇上也舍得投入。比如,2005年潍柴引进第一个海归博士,年薪18万美元,远超潍柴高管。在潍柴2019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上,他们更是拿出1亿重奖科技功臣,其中个人单项奖励最高1000万元,一时轰动全行业。
得益于这样的倾斜,一大批博士、硕士、海归等汇聚潍柴。潍柴众多重大项目的核心成员多为年轻的博士,比如,负责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的潍柴动力副总裁陈文淼,就是谭旭光在北京开会时利用会议间隙亲自谈话引进的。
谭旭光认为,引进人才是投资,有回报,而不是成本。无论研发还是引才,都是潍柴为建立创新生态所做的努力。科技生态是企业的生命线,要让那些想干事、敢干事的人,不受约束,培养创新“疯子”,才能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成果,我们缺少的就是这种人。企业一把手、主要负责人若没有定力没有决心就构筑不起创新生态。
尽管潍柴早已成为行业领头羊,但谭旭光认为,制造业是不断积累的,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要二十年、三十年磨一剑。所以,要耐得住寂寞,克服浮躁。
按照计划,山东重工今年研发投入要在202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未来,在高端高速大缸径柴油机、高端液压、燃料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上,他们都将立下军令状,全面迈向世界一流。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我的鼓励,更是鞭策,我要用生命捍卫梦想,让全世界都知道山东有个潍柴,潍柴是山东父老培养起来的。”谭旭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