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4月14日消息,为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确定了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装备和软件水平显著提升
征求意见稿指出,2025年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目标有三方面。一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2级及以上的企业超过50%,重点行业、区域达3级及以上的企业分别超过20%和15%。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指标大幅提升。
二是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国内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到10家以上。
三是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领域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并形成服务网络。制修订200项以上智能制造国家、行业标准。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征求意见稿对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到2025年,目标研制1000种先进智能制造装备。
工业软件方面,实施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支持软件企业、装备制造商、用户、科研院所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制造全过程各环节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依托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目标到2025年,突破一批研发设计软件,开发一批行业专用软件,控制执行、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软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研发一批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的新型软件。
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
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强调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攻克智能感知、高性能控制、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研发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制造载体,构建制造装备、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开发生产过程通用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技术;面向产业链供应链,开发跨企业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链条协同优化技术。
智能制造推广应用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改造。例如,在原材料领域,针对民爆、矿山等危险性较大企业推广少人无人作业,实施安全一体化监控。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保障。征求意见稿要求,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加强工业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征求意见稿指出,要在人才、金融、公共服务等方面为智能制造做好保障措施。如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优化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和激励政策,促进智能制造装备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