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国内出口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附加价值低,出口企业盈利严重依赖退税,世界工厂更多是在扮演世界加工厂的角色,赚的是有限的加工费,降低成本更多依靠超时加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19年的前11个月之中,全国的大型工业企业的利润总和达到了5.61万亿,同期全国工业企业的总收入共达95万亿。考虑到中小企业利润微薄,亏损较多,将大型工业企业利润视为行业利润不会有太大误差,这样计算的话,国内工业企业净利润率只有5.9%。
2020年我国外贸出口达17.93万亿元,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数据可以计算出2020年各级税务部门办理出口退税1.45万亿,占到总出口额的8.09%。
通过两组数据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那就是出口企业的利润,基本都是靠退税。
据海关数据统计,2019年1-6月,我国累计完成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为665.74亿美元,服装出口数量141.32亿件,服装出口平均单价3.64美元/件。
不到4美元一件的服装,里面包括了面料、辅料、人工费、设备损耗、电费、工厂租金,出口企业完全是在做廉价劳动力。与之相映成趣的是,某些品牌订单完成后,运到欧美国家就可以每件二三十美元销售,利润惊人。更有趣的是,再出口回我国,就可以卖出数百元的价格,数倍于出口价格。服装如此,鞋包如此,手机电脑也是如此。
当下的世界加工厂角色,更多是在大量消耗国内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以低工资低福利的形式获得竞争力,最后再将绝大多数附加价值拱手让给国外企业。中国经济要发展,制造业升级是核心,因为制造业才是创造财富的地方,而升级就意味着品质升级、品牌升级、附加值升级。
一直以来,我们很多人认为欧美国家不重视制造业,却没有想到他们的制造业才是更高层次的制造业。只需要不断创新,设定标准,再将订单交给亚洲国家生产,就可以不消耗国内资源和能源,不破坏环境,轻松享受最多的附加价值。只需要垄断高精尖科技产品和医药类产品,就可以降维打击,不断收割他国财富。真到了不得不重视制造业的时候,也可以迅速建立起生产线,同时为本国增加无数就业岗位。
美国为什么不断发起争端,无非是看到了我国的竞争潜力,看到了我们国内企业的努力,看到了高附加值领域有了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身影,不遏制的话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躺着赚钱了。
低附加值的产业,就跟工厂里招聘工人一样,因为容易替代而只能匹配低工资低福利。工厂工资为什么低,是因为找不到工作的人太多,工资低也有的是人干,毕竟人都要吃饭。对于国外品牌商来说,只要产品符合标准要求,交给谁干都可以,还能以此作为压价的筹码。交给国内企业可以做,交给越南或者印度的企业也可以,甚至成本更低,难道国内企业要一直靠加班加点压榨员工维持这所谓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竞争力在飞速发展的科技面前又能维持多久?
既然国内企业有意识到国外注册奶粉品牌,再以洋奶粉的身份回来销售,以此提高身价,那么为什么不走出去真正打造国际品牌呢?
不管是有足够实力的零售商还是生产商,都应该寻求在国际终端市场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渠道拓宽市场。
只有品质和品牌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才能提升相应的附加价值,获得更高利润,从而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品质升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企业多了,制造业才能整体实现升级转型,国际竞争力才能更强,才能在国际市场中有更大的话语权。
最后,考虑到多数人可支配收入还不够高的国情,低质低价依然是刚需,假冒伪劣短时间难以彻底消除,我们就要换一种思路去解决这一问题。
财智成功认为国内标准和监管体系应该有所作为,先保障有品质的企业。凡是符合标准的产品,都得到官方认证,列入国标合格产品目录,每个省每个市都建立一个国标入围企业榜单,让这些企业获得免费曝光机会,降低广告投入,省下资金多用在研发和员工福利上。至于监管则要做到每个月在全国范围内抽检,不合格产品直接清退,三年内不再列入名单,名单内有人假冒则罚个倾家荡产。只有形成这样的体系,国内企业才能更加健康发展,不再被假冒伪劣所困扰。
有标准,有监管,企业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品质和品牌升级之路才会越来越通畅,中国经济发展才会更加有质量。企业好了,员工福利才会好,进而社会消费也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