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122413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把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8 浏览次数:30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这为我们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胸怀“两个大局”,深刻认识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性紧迫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为着力点,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深化融合,推动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有力保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制造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

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加速突破应用,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正深刻改变世界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十分迫切。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体系化提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重点技术和产品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力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催生更多自主创新、颠覆性创新成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自主、完整并富有韧性和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深刻启示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必须保持好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我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产业体系完备、配套齐全,并深度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成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重要一环,不仅保障了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仍在持续深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入应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遭受冲击、加速重构,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保持好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要按照规划《建议》部署,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大力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持续增强高铁、电力装备、新能源、通信设备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保持经济正常运转。加快布局新兴产业链,以打造产业生态为着力点,前瞻布局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无人驾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产业链。切实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对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系统梳理,建立安全风险评估和产业救济机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全产业链素质整体跃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经济结构深刻调整,制造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前堵后追”的双重挤压加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制造业供需结构失衡问题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要按照规划《建议》“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消费潜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外向型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推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深入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加强优质企业培育,支持大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高专业化发展能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化变革催生发展新动能

世界产业经济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按照规划《建议》“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部署,适应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发挥我国既有优势,统筹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要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全面部署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务实推进5G网络规模化部署,全面推广千兆光纤网络,推进农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统筹云数据中心、边缘计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布局,加快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推动大数据向生产、物流、供应链等生产核心环节延伸。

要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瞄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智能制造工程、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有针对性地培育新型智能产品、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健康发展,扩大升级信息消费,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健全标准、政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工业大数据发展与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新发展动力与活力

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推动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向未来,做实做强做优制造业、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依然要靠深化改革释放新发展动力和活力。要更好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引领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聚焦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使改革更好对接制造强国建设所需,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大法治建设力度,提高利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的能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快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推动垄断行业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流。加快培育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增强制造业对各类资源要素的吸引力,推进财税、金融、科技体制等改革,强化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协同,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通发展,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强化制造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支撑。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放开制造业,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依托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构筑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利益共同体,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高效联动、相互促进。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化双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