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艰难起步,短暂黄金时期却迅速衰落
“作为冷门的制造业,我们拥有的核心技术也是比较少的。目前,制造业依旧是日本、德国的天下,尤其是工业之母——机床。”
这是马云在2018年所说的一段话,虽然马云这些天因蚂蚁金服的暂缓上市等问题备受争议,但是他关于中国制造业的一席话还是十分中肯的。
在工业时代,我们都知道机器的重要性,而机床则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建国之后,我国的工业处于一穷二白的境地,许多技术都是零基础的地步上发展起来的,机床自然也不例外。
1958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我们开始了对数控机床的探索。
但是在六十年代苏联与我国的关系迅速恶化,再加之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我国的机床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的境地。
不过也正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我们的机床行业诞生了18家骨干企业,在后来这些企业也被称作“18罗汉”。
在80年代之前,这18家企业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保障。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外资和技术的不断流入,我国的机床产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这次冲击之中,我们陡然发现自己与国外先进制造业的差距越来越大。
于是乎,在此背景下,民营机床企业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虽然我国的机床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中获得一些先进的技术,但是真正核心的技术却始终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
但是在90年代随着关税的降低,进口机床大幅度涌入国内,十八罗汉这样的机床企业逐渐消失在历史的舞台。
在新世纪到来之后,我国的机床企业却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十年,在十八罗汉中例如沈阳机床等一些企业迅速抓住机遇,成为机床行业为数不多的亮点。
2008年或许是我国机床行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年沈阳机床联手大连机床双双进入世界机床前十榜单。
至于济南第二机床厂与美国福特等公司的合作,让其获得了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的美誉。
老实说当时中国的机床企业迎来黄金时期与机床的需求量大增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当全球的机床需求量逐渐饱和之后,我国机床的短处彻底暴露无疑。
曾经的四大机床企业,如今只剩下秦川机床在苦苦支撑。
02 无核心技术,艰难的创新之路
外国机床企业在我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我们真的获得了核心技术吗?
答案是否定的。
1990年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细机床就被研发出来,但是由于外国技术的封锁我们至今还在苦苦探索。
日本人曾经说过:没有日本的机床,中国的汽车工业将寸步难行。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刺耳,但是却是不争的事实。
就拿机床最基础的操控器来说,80%的市场都被日本的机床巨头以及德国的机床巨头占据。
最为致命的是,这些高端产品方面,日本的企业采取了垄断,而且还限制我国的进口。
当年在我国还不能生产五轴机床时,日本的企业只会卖给我们三轴机床。
当我们可以生产时,他们又会选择向我们倾销更先进的机床。
这样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在我国的机床企业辛辛苦苦研发之后,却发现自己的产品没有市场,这无疑会打击我国机床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久而久之,我国的机床企业逐渐沦为低端机床的代名词,甚至有些机床企业最后落得只能组装机床的困境。
于是乎我国的机床企业只能靠相对低廉的价格来吸引用户,但是现实是现今对低端机床的需求远远没有高端机床那么大。
这样我国机床企业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既没有技术,又赚不到钱。
就像前文提到的,这样的企业最终只会落得破产重组的命运。
当然我国机床行业陷入如今的困境还与在黄金时期某些机床企业盲目扩大规模有着很大的关系,最为典型的就是曾经沈阳机床。
当时的沈阳机床凭借着巨大的销售额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但是在这背后沈阳机床的技术并无多大的提升。
即使在技术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关锡友仍然提出了要打造世界第一款智能机床i5数控机床,但是最后被证明这项决定是严重错误的。
而沈阳机床也因为多年研发步子过大导致入不敷出,最终走向破产重组的命运。
那么我国的机床企业还有没有未来呢?
众所周知相较于地产、金融、互联网,机床行业无疑是一个冷门行业。
其实说白了,在盈利方面机床远没有上述的热门行业那么快,这就意味着进入机床行业的企业要做好长时间没有盈利的心理准备。
就现今我国众多的机床来看,有很多都是靠着政府的补贴在维持自己的生命,一旦政府的补贴撤离之后,这些企业的结局可想而知。
不过在这些企业之中还是有一些企业表现的极为优秀,例如研发出七轴五联动重型机床的武重集团,还有华中数控、大连光洋这样一些校企和民企。
市场或许是制约中国机床发展的另一因素,由于中国机床长期是中低端的代名词,即使中国的一些机床企业研发出先进的产品,国内的企业还是倾向于进口国外的机床。
而中国机床想要获得稳定的市场,首先必须要打破这种偏见。
其实在国内一直有这样一种现象,我们自主的产品往往在国外很吃香,但是在却国内却吃了闭门羹。
这样的问题恐怕不止出现在机床这一个行业,也许是时候改变国人的这种偏见了。
当然这样的情况恐怕是一两家机床企业无力改变,要想打破这种困局,无疑要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只有在整体水平都提高之后,才能撕掉中低端的固有标签。
在此之前,或许只有运用补贴等多种手段促使国内的工业企业使用国产机床,只有有市场有利润才能不断支持国产机床的研发,不然沈阳机床的命运就是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