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11月20日至22日举行。在21日的平行论坛“新基建、新制造:发展新动能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国创会新制造研究院副院长、小米生态链谷仓爆品学院创始人兼院长洪华在会上发布了《新制造研究报告》。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新制造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在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的领导下,联合联想研究院、小米生态链谷仓爆品学院、闪联信息技术工程中心等一批在新制造领域有丰富经验和较高应用水平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打造为我国制造业的高端智库。
2020年对中国制造业而言并不寻常,企业和产业面临的创新环境更为复杂,技术数据化、产品服务化、服务平台化等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新制造”浪潮逐渐兴起。新制造“新”在哪里?研究院将能为新制造提供怎样的支持?RCEP会如何影响我国制造业?围绕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洪华进行了专访。
新制造的理论与实践鸿沟该如何破?
21世纪:你如何理解新制造?疫情是否会影响该行业进程?
洪华:我认为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新制造本质是数字化重构制造业。相对于传统制造业,新制造主要“新”在五点,第一,市场之新,包括新用户、新场景、新需求。第二,格局之新,有了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整个制造业价值链条被重塑,有些低价值或者不创造价值的链条被我们淘汰掉,有些创造价值的链条被我们强化,所以整个链条进行了重塑。第三,技术之新,技术带来效率的提升、品质的提升,可以革命性提高整个行业水平。第四,产出之新,产出原来是有形的产品,但新制造将有形产品和无形的服务结合在一起。第五,思维之新,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疫情的话,我觉得加速淘汰了一些低质量的制造业,但是真正强身健体的好的制造业会变得越来越强。原来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会大为缓解,短期内,我们是看到疫情对整个制造业会形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在长期内会加快转型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进程,这就给新制造带来了很好的一个发展机遇。
21世纪:研究院对于新制造企业的指导优势在哪里?将聚焦在哪方面进行工作?
洪华:在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新制造研究院其实充当着“智库”的角色,希望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工业5G 等技术的支持下,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企业平台。
我觉得对于新制造而言,宏大叙事逻辑和实践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我走访了很多产业的聚集区,发现有很多工厂被智能制造这个概念误导的,它确实实现智能化改造了,可是它没有大订单进来,它的智能改造带来了效率,可是订单短缺,所以它的智能化改造就会产生一个投资收不回来的问题,我们的研究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成立的。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第一有产业资源,联想的产业资源很强大,小米也很强大,产业资源里的供应链资源、技术资源、渠道资源、人才资源等等,都是可以“赋能”这些企业的。另外我们也会推动培训项目,主要针对两个方向:一是地方政府对于制造业升级改造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二是对产业人才的培训。
我们主要是聚焦中国制造主战场,通过研究工作提高制造企业、服务机构和管理部门的新制造理念;整合新制造要素,帮助各个地区完善新制造体系、促进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我们还会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选择研究对象,总结先进经验,发掘典型案例、发现共性问题,我们计划做一些示范性的实验基地,把成功的有价值的经验推广到全国其他地方。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看到怎么去做新制造。此外,我们还会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化平台,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升级改造服务。
21世纪: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你如何理解?研究院在这方面有什么计划?
洪华:我们平常讲大企业优势是有资源、有资本、有人才,大企业的缺点是有大企业病,企业大了以后,它的系统太复杂了,它的效率就会下降。而中小创业企业的优势是它很灵活,可以随时调头,根据市场的变化迅速地改变,但缺点是没有资源,没有人才,没有资本。所以最优化的一种组合就是说大企业的系统来支持灵活的小企业,相互之间做一个有效融合。
我以小米为例,小米的方法是借助大企业的资源,积累用户群、渠道、资本、品牌、供应链、方法论等等。用这些东西编织成一座温室大棚,让你的种子(小企业)在我的温室大棚里面成长,长到10米,10米指的是什么?做到3亿或者5亿的营收,我再把大棚给你撤掉。
我们新制造研究院也想搭一个新制造的温室大棚,但不像小米针对的是早期创业者,帮助他们从0到1,我们研究院可能更希望实现从1到10,通过研究院赋予它方法,赋予它资本,赋予它资源,来帮助它破局。
新制造增量空间巨大
21世纪:你如何看待我国未来的制造业格局?
洪华:按我的理解,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盘,而且是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的基本盘。“十四五”规划里就着重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这就是个信号,制造业发展力度是不会小的。同时我也认为红海中是可以发现蓝海的,制造业中会有巨大的增量,就是新制造,有一个数据是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接近16000亿元,预计今年可以实现超过27000亿元。
21世纪:新国货发展迅猛,你对此有何看法?
洪华:今年“双11”淘宝有很多都是近两年成立的国产品牌实现销量破亿,以前很难想象,一个小企业马上就能在淘宝上破亿,在天猫上破亿,所以新国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我觉得这个点是未来制造业3到5年最精彩的地方,也就是中国品牌崛起,在消费品领域特别如此。我认为目前是在一个变局的时期,将来可能会有两个替代,一个是说国产品牌会替代外国品牌,另外国产品牌里面的年轻品牌会替代国产品牌里面的老品牌。
目前中国的消费升级,消费者正在向数字原生聚拢,消费行为也更个性化,这就催生了我国新制造、新国货市场的一个巨大增量。而且我国有14亿人口,具有母国市场效应,我们的成本摊薄、研发经费会摊薄,使得我们具有巨大的制造业成本优势、研发优势,同时还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品牌在国内站稳了,也就可以向海外输出,这些都是可以期待的。
21世纪:你认为RCEP会如何影响我国制造业?各国、各区域在新制造方面有哪些合作领域可以期待?
洪华:这是重大利好,关税的门槛降低了,流通障碍少了,东盟整个市场也非常庞大。我们讲新国货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新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包括供应链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合作,我觉得都是可行的,所以无论是去把商品流通到对方那里,还是我们从别人那里进口东西,比如从日本那里把核心材料引进我国进行协同,对我们很有利。总而言之,现在关税降下来以后,我们的合作会更顺畅,对于制造业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