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凭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区一群、国家中心城市等战略叠加和各类重大活动的承办,而今的“国际郑”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风光背后的数据很尴尬!
虽然说,2018年郑州实现了“三个一”的历史性突破,“人口过1000万、建设用地过1000平方公里、GDP过10000亿”,但工业和制造业数据则差强人意。工业和制造业对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的战略意义自不待言。2019年郑州全市工业增加值3029.5亿元,占GDP比重为2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669亿元,占GDP比重为23%,无论是工业增加值还是制造业增加值都远低于成都、武汉、和苏州等同类城市。作为一座普通城市尚可理解,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则显得有些匪夷所思。
概括来说,郑州制造业存在以下五大短板:
一、整体大而不强
1、总量明显低于同类城市
2019年郑州全市工业增加值3029.5亿元,增长6.3%,占GDP比重为26.1%,其中制造业增加值2669亿元,占GDP比重为23%,不抵阿里巴巴2019财年收入3768亿元,与同类城市相比工业增加值相对较弱。
2、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目前全市明确了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生物医药、铝加工制品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201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3029.5亿元,占郑州市GDP比重为26.1%,其中郑州市制造业增加值2669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23%,仅占全省GDP的4.9%,与杭州市2018年数字经济增加值3356亿元相比少687亿元。
作为郑州市转型升级“一号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2019年实现总产值3685亿元,占六大主导产业比重为51.9%,但电子信息产业多为外来企业,缺乏根植性强的本土领军型企业,其中的智能终端产业主要以富士康为核心,形成一批零部件配套产业,但高附加值的零部件配套企业相对较少。
3、缺顶尖级标杆产业园区
郑州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主要集中于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国家级产业园区,但从全国国家级园区横向对比来看,缺乏标杆产业园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在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均落后于周边同类区域国家级开发区。
郑州高新区、郑州航空港区和郑州经开区三大园区2019年GDP总和低于苏州工业园区,整体来看郑州各园区大而不强,土地产出效率远低于同类园区。郑州高新区面积为99平方公里,2019年GDP却仅为496亿元,杭州高新区面积为72平方公里,2019年GDP达到1592亿元,对比发现郑州高新区面积远大于杭州高新区,但生产总值却不足杭州高新区的三分之一。目前郑州高新区规上企业总数为1022家,占企业总数比例仅为3%,全区瞪羚企业数量为武汉东湖高新区同类指标的43%、西安高新区的27%,独角兽企业为零。
根据《中国100强产业园区持续发展指数报告》,郑州经开区位列第32位,郑州高新区位列第37位,落后于成都、西安、合肥、武汉、郑州、长沙等周边城市的同类园区。
整体来看郑州各类制造业园区相比沿海地区规模较大,但实际开发强度不足,亩均产出效率偏低,通过实地踏勘发现一些传统制造园区存在土地闲置空置、未开发以及厂房闲置的现象,不仅影响到国土空间的利用效率,也将造成发展动力的分散。
4、缺行业领军型龙头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民营企业500强及上市企业数量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头部企业或领军型企业的实力,郑州上市企业数量仅30家、中国500强企业总部仅4家、民营企业500强仅4家,与深圳、杭州、武汉、西安、成都、青岛、合肥相比有不小差距,郑州唯一的世界500强企业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仅位居第484位。
数据来源: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国500强企业榜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5、缺综合性国家科创平台
郑州市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从大科学装置和国家实验室的数量来看,郑州乃至河南尚为空白,其排列顺序为北京19、上海9、合肥8、南京3、武汉3、成都2、西安1、郑州0。从国家级研发平台总量来看郑州处于劣势,排序为北京199、上海75、南京65、武汉48、成都30、西安27、合肥24、郑州21,郑州市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总量仅占全国的2.4%,在国家级研发平台总量上存在不小差距。
二、产业链不全
1、产业链核心环节缺失
郑州市制造业产业链整体不完善,以中低端制造为主,高端核心环节相对缺失,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薄弱。目前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生产组装环节企业较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高端环节缺失等问题。生物医药领域的安图生物目前研发主要集中于上海,而郑州以生产制造为主。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链配套水平相对全国先进地市较弱,汽车产业链集中于生产制造环节,产业上游的汽车研发、设计、检测,以及产业下游的汽车服务相对滞后,车身件企业占比过高,发动机件、底盘件、电器件等核心部件企业占比严重偏低,以创新驱动支撑全市汽车及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不足,新能源汽车、氢燃料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从规模上还不足以支撑产业链整体高质量发展。目前上汽、东风日产、恒大新能源等仅将郑州作为生产基地,没有在郑州设立研发机构。
2、产业聚而不群
从郑州制造业的分布情况来看,各个园区产业相对集中,但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不明晰,聚而不群、产业同构、竞争激烈现象,例如电子信息作为郑州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在空间上呈现全面开花的布局态势,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郑州金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均将电子信息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重大项目偏少,特别是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5G、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力不足无法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同时郑州外围县市制造业缺乏与郑州主城区产业的对接和配套,存在同质化竞争现象,周边县市的制造业依然以传统工业资源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如巩义的铝加工,荥阳的建筑机械,新密的服装产业等,虽然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产业,也集聚了一批企业,但配套产业不完善,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企业多而不精
郑州市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生物医药、铝加工制品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规模企业少,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比重仅为5.28%,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规上企业比重为10.86%,生物医药产业规上企业比重为11.88%,整体来看主导产业领军型龙头企业数量偏低。
电子信息作为郑州高新区发展重心,目前营业收入最高的企业为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2019年营业收入123.8亿元,但营业收入在10-100亿元的企业缺失,其余电子信息企业营业收入均不超过10亿元,重大能量级企业缺失。郑州航空港区作为全国第一个批准设立的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从规划面积上来看高于中西部省会城市航空经济区,但从龙头企业来看,郑州航空港区主要是以富士康为核心,带动一些相关配套产业和物流产业,整体来看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企业要少于其他城市航空经济区。
三、创新链不强
除了缺少综合性国家科创平台之外,还存在创新投入力度低、缺乏自主研发品牌、创新氛围不浓等问题。
1、创新投入力度低
2018年郑州市R&D经费投入强度为1.89%,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20.7亿元,仅占R&D经费总支出的11.2%,比重偏低;杭州市2019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4%,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达到148.2亿元;2019年全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为2.23%。
郑州市R&D经费投入强度远低于杭州市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是杭州市的七分之一,研发投入强度低,且政府投入比重低。
2、自主研发品牌缺乏
创新链对制造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提升起核心作用,但郑州市制造业创新链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相对较高,科技研发、创新服务等创新链高端环节相对缺失,缺乏郑州自主研发品牌,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较低。以郑州市汽车产业为例,新能源汽车、氢燃料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等新兴产业在规模上还不足以支撑产业链整体高速发展,在产业链上游的汽车研发、设计、检测,以及产业下游的汽车服务业等产业环节上的发展,都还处于相对滞后阶段,不利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3、创新氛围不浓
郑州市目前的创新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研发环境不优。根据《2019年中国城市创新竞争力排名》数据来看,郑州与周边同类城市相比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相对较低,郑州R&D经费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第25位,甚至低于绍兴、南通、中山等一般二线城市,整体来看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不强,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实力不足,成为制约制造业在科技创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业链延伸的重要原因。
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知识产权局和市场监管局统计公报
郑州市多数制造业企业还没有建设自己的产品研发中心,而企业的研发活动相对独立,存在竞争和壁垒,未形成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合作研发的良好氛围。从郑州汽车产业来看,除宇通集团外,其它汽车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均较弱,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存在研发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乏,专业运营团队和高端人才短缺等问题。
四、服务链不优
1、体制机制亟待革新
目前郑州的高新区、开发区以及各类产业集聚区等多以地方主导为主,产业园区运营模式中政府主导占绝对多数,由地方在园区设立专门的派出机构管委会,负责全面管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运营模式相对单一。
2、公共服务平台相对匮乏
郑州目前已有一些区县级公共服务平台,但相对分散,人才平台、融资平台等缺乏整合,无法形成合力,各区之间衔接不畅,政策难以真正实施,例如区县级的人才政策仅仅适用于本区县,跨区域产生的人才就业、落户、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无法解决等。现有的服务平台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投融资等要素服务等方面,而在科技服务、研发中试、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等核心领域的公共服务平台比较少。整体来看,缺乏可共享统领性的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导致服务链整体不完善。
五、三链融合度不高
郑州市制造业产业链、创新链和服务链均不完善且三链之间融合不畅,“产业、技术、人才、供应、服务”等各个环节缺乏顺畅联系纽带,制造业发展过程中无配套完善的服务链,提供完善高效的人才政策、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企业服务等,并不能真正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整体来看创新型产业生态圈尚未形成。
未完待续……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会及时删除。
李俊鹏
大鹏视野战略策划中心 主任
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
聚焦区域和城市发展战略、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策划咨询、相关规划技术咨询,从业10余年,操盘各类实战案例10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