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互联网的天下吗?不,是用好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天下。
2020年9月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制造正式亮相,定位于智能化制造平台,力求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这给了传统制造业一个重击。
数据显示,整个国内服装市场有2.5万亿的规模,但服装行业迫切的转型需求。正是基于对传统服装业的智慧颠覆,阿里犀牛智造诞生了。
在此背景下,很多传统企业已经不得不开始警惕起来。
“智造”与“制造”有哪些区别?
过去:根据产品选择客户,批量生产。
过去工厂先要囤积大批量的存货,再向客户销售产品,客户的选择是未知的,产品积压、产品不匹配客户精准需求是常有的事,承担风险较大。
现在:大数据决定产品设计,弹性生产。
智能制造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打通供需两侧,通过大数据广泛调研消费趋势,做出销售预测,再由客户下单,完成弹性生产,实现了生产的云端化,从而打造出一个云、端、智、造融合的制造体系。
过去:人员与人员的传承,过程缓慢
传统制造业让熟练的技术人员和年轻的技术员对接,传承技术、知识,由此不断创造价值,但需要较长的时间熟悉操作,人员的流动性也难以保证。
现在:数据与数据的传承,精细高效
智能制造利用分析数据建立模型,只需要通过不同模块的数据对接,就可以实现对客户、生产过程、设备、供应链管理、产品和人员等各方面的针对性管理,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智能制造通过关键技术的研发、数字能力的建设,带动传统制造业以小批量、多频次、精准化为目标,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针对传统的制造行业
转型有以下三个最为关键的地方:
第一,数据为本。
随着人类生产的不断精进,商品千变万化,如果只是把大批量变成若干个小批量那算不上转型,如何精确到为每一个人定制,实现一定范围内有标准化的配置,就需要以数据作为驱动了。
生产效率、质量、成本,甚至自动化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供应链服务的。只有融入了数字化,线上线下信息全面收集,才能打通产供信息链条,才能真正实现设备智能化驱动。
其次,系统集成。
智能制造将数字化技术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环节融合,也因此部署了大量的信息化系统,为了使用便捷,打通系统之间壁垒,构建集成化的系统就十分有必要了。
横向集成了不同制造阶段的智能系统,包括企业内部材料、能源和信息的配置,也包括企业之间价值网络的配置;纵向把工厂内部生产、销售、客户管理、人员管理有机整合在一起。促进信息无障碍传输,实现企业核心业务与相关联的业务系统高效运行。
第三,平台化管理。
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独立研发出集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平台需要巨大的额外投入,也需要长时间的研发和打磨过程,那么选择一款针对性解决行业问题的平台至关重要,除了融合各类数字化技术手段之外,还要保证数据能够绝对安全的存储、传输,防止商业数据泄露。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方面,云创已经与众多传统制造企业携手开启新的探索。
青岛海容冷链是一家专注商用冷链设备全流程的公司,客户相对来讲比较稳定,过去总是会大规模生产冷链设备,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海容失去了很多固定客户,也有很多客户需求量大幅下降,这就造成了设备的积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容与云创联手共同打造了专属的数据中心,通过云计算对所有客户销售数据进行线上分析,智能匹配整个市场销售情况,在线下设备的生产过程中电脑会自动弹出不同需求订单信息,电子标签精细分类不同客户需求,实现按需生产、以销代产,及时的化解了库存问题。
在未来,智能制造已经实现工业产品的智能化和数据互联互通,能够快速解决我国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推动传统制造转型智能制造。
正是通过大数据真正洞察消费者,获取精准的消费需求,云创才能够为不同领域的企业提供优质的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