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99898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4 浏览次数:552

随处可见的“德国制造”

一个300多家参展商的展厅,居然出现了至少30家自称“德国技术”、“德国品牌”或“德国制造”展商。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前几天,镜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参加了“2020世环会”。不得不说,在新冠疫情还未偃旗息鼓的当下,其火爆程度值得一夸。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展会的具体具体情况镜哥就不多说了,可以参见官方的文章:

2020世环会盛大开幕,今明两日精彩继续!

作为不务正业的市场专员,镜哥除了和展商吹水扯淡之外,还留意到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一个300多家展商的展厅中,自称“德国品牌”或使用“德国技术”的展商就有二三十家。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不明真相的,还以为自己来到了一个德国工业展。


“德国制造”,强在哪里?

当然,也不只是世环会,但凡是个搞实业的,只要能和德国制造扯上关系,都愿意说自己是德国制造。

在中国,“德国制造”早已是高端制造的代名词,宛如制造业的爱马仕。

有一说一,这种说法也大体靠谱。

不仅是中国人,世界上基本都认可德国制造。2017年,统计网站Statista与市场研究公司Dalia Research对全球43000名消费者进行的调研表明,“德国制造”在消费者心中的喜爱度位居第一。

制造业在德国GDP占比也很高,2019年达19%。要知道,欧美发达国家标志,主要指是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发达,制造业的占比一般不高。比如,同为发达国家的美国,2019年制造业GDP占比只有11%,英国8.6%,法国9.8%,意大利15%。

德国的制造业,算是很另类了。


“德国制造”的历史溯源

自俾斯麦以来,德国政治家都有这样一种思路,只要优待工人,让他们有上升通道,就能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

“清风两袖,烂命一条”的人最容易造反。所谓太平盛世,就是所有人都有个奔头,都有机会为幸福而拼搏。

1907年,德国贸易部出台法案,要求在超过一万人的城市建立强制性的技术学校,培养工人技能,让他们能在社会立足。

工人越来越能干,再加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德国在电子、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站稳脚跟,出口额在一战前夕一度超过美国。

甚至连穷的叮当响的晚清政府,都从德国采购军舰、电报机、发电厂、有轨电车。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1918年,一战德国扑街,国内制造业遭到毁灭性打击,化工、电子方面的发展成果几乎归零。

而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美国诞生了革命性的流水线工艺。德国立马眼红,西门子、克虏伯等公司试图引进生产线,但是考察之后,发现大部分原材料需要进口,当时的德国,百废待兴,承受不了这种成本。

于是,学术界达成共识,德国的优势不在于大规模生产,而在于利用技术工人的优势满足精细化的需求。

说做就做,1927年,全德范围内都建立起了全面的职业培养体系,学徒制度拓展到所有的行业。

值得一说的是,1926年,ISA(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在德国成立。ISA就是ISO的前身。

甚至你办公桌上的A4纸,纸张型号的标准也是1922年在德国创建的。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二战之后,德国的工业体系被瓜分殆尽,国内只剩下一些小作坊。破败中存在着机遇:朝鲜战争产生了巨大的工业需求,马歇尔计划无差别帮助了德国,而冷战铁幕之下,东德和西德更是成为苏美对峙的前沿阵地。德国的工人们,守着少数破损的机器,站在废墟之中,凭借的手上的技术,创造了西德奇迹。

“德国制造”的神话,正是诞生在这一代人手中。

简而言之,标准化、严谨、技艺精湛,这些标签不断被强化,形成了人们对德国制造的印象。


中国的偏爱

而中国,似乎对德国制造更加偏爱。

这种偏爱,有技术原因,也有家国情怀原因。

讲个冷知识:在近代史上,除了八国联军,德国基本上和我国无冲突。

一战结束后,德国作为战败国被孤立,急需海外市场;而中国军阀混战,列强对中国重武器禁运。此时,两者一拍即合,德国匣子枪作为军火市场的抢手货,在中国杀出了一片天下。

中国制造业:“德”影重重

德国出口至中国的匣子枪,在影视剧中常被称作“盒子枪”“王八盒子”

德国军火在中国一炮打响,德械装备也成为旧军队高端战斗力的代名词。

1936年,德国顾问协助国军创建3个“示范师”,俗称“德械师”。这几支部队虽然在后来的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折损过半,但也给了日本沉重打击。德国工业的这些高光表现也给当时的中国人以深刻印象。

“德国制造”真正震惊中国,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

改开之初,中国能够希望引进国内先进技术和设备。但是外汇不足,因此中国希望采用约定返销或合作生产的方式降低技术引进成本。这种条件在国际上吸引力不足,但是对比较符合德国的胃口。因为在1970年代,德国经济增速放缓,用工成本提高,一些企业开始转移生产线。

1976年,大众进入中国。它合作态度积极,既愿意转让技术,又愿意进行投资,还承诺用中国生产的发动机为全球市场供货。

1984年,青岛电冰箱厂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的生产线,成为海尔电器的前身。

德国工业制造的口碑就是在这种合作中被确立。比如,大众之前,国产上海牌轿车方向盘的测试指标只有6个,而桑塔纳则多达一百多个。桑塔纳建厂两年之后,国产率只有2.7%,整车中,仅车轮、天线、收音机等配件国产。


神化之路

但是很遗憾,德国制造对中国工业的影响这类厚重的经济问题,人们的关注度不够。人们喜欢简单地用外国神话来凸显自己的见识拔群,抨击国内的发展顽疾。

德国制造在中国显露峥嵘之后,在坊间的口口相传下,逐渐被神化了。

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可以对这种神化揭露一二。

坊间有个故事:青岛很少发生城市内涝,那是因为在百千年德国殖民事前,德国建立了下水道系统。

这个故事有个浪漫的细节:德国人为了方便更换零件,在下水道中建造了放置备用零件的小仓库(也有版本说使用油纸包把零件包了起来)。即便是100年后,中国人仍然能联系上当年的企业,他们也不负众望地告诉中国人备用零件的存放位置。

而现实情况是,当年德国确实修了80公里的下水道,但是经过百年的迭代,现在已经剩下不到3公里。德国制造和青岛无内涝,关系不大。

另一则兰州中山铁桥的故事套路也类似。据说,2014年兰州市官方微博发了一条消息:“2007年距铁桥一百岁时,兰州市政府收到来自该桥的德国设计师的家族的一封信和邮包,称该桥的设计使用年限已到,提醒城市管理部门维护保养,邮包里是部分维修配件样品。”

这个故事和德国严谨的性格完美匹配,因此在坊间广为流传。遗憾的是,这不是事实。中山铁桥建于1907年,如果德国人真那么严谨,配件也应该在1987年送到。实际上中山铁桥在建国之后经历过多次加固和维修,根本不需要德国提供维修配件。

而原本口碑不错的德国制造,就在这样一桩桩真真假假的故事里,被神化了。


学习✔,吹捧✘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的教育中浓墨渲染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这种教育可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但是也在侵蚀下一代的文化自信。再加上社会中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文化自卑之后,人们急需寻找心理代偿。

再结合前文中提到的数个原因,德国与中国的军争冲突较少,德国工业进入中国较早,在改革开放中,德国更是中国企业学习和跟随的楷模。于是,德国制造就这样被神化了。

正视并学习德国制造的工艺和态度,研究背后的文化氛围和经济模式,不过誉、不神化,这才是我们对待德国制造的态度。

实际上最近几年,这种情况已经好转许多。发展多年,中国和欧美发达国家间工业化水平差距快速拉近,部分领域甚至已经赶超。基于这类客观事实,再加上移动互联网让年轻人接触到的信息更多、更立体,官方宣传媒体也改变了传统宣传方式,《大国重器》等影视作品深入人心,国民的自信心被大大提振。改开初期还有人卖掉了北京的房子去北京打工,现在基本不会出现这类现象了。


营销突围

回到文首提到的现象。

在某些细分领域,比如管材、净水器等领域,德国技术确实具备一定的领先优势。因此,在实业部分,学习德国技术和工艺,应该被鼓励、被支持。

但是,当一大堆厂家将德国技术作为宣传点时,就让人觉得过犹不及了。如前文提及,300多个展商的展厅,号称德国技术的展商有三四十个。点心吃一个觉得是美味,吃十个就要腻歪了。“德国技术”泛滥,大大削弱了这种宣传营销效果。

此外,随着民族自信的提升,人们对于“德国技术”是否买账,也不好说。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营销效果没达到,反而走进了神化德国技术的怪圈。

镜哥认为,与其一股脑的大吹特吹德国技术,不如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更立体的展示到客户面前。

毕竟,眼见为实。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