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思】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国博弈、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艰苦奋斗和强力赶超,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工业化不断迈上新台阶。制造业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利用长期积累的发展优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互动融合,开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对发展阶段战略要求。从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发展历程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贯穿了整个工业化历史进程,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制造业一般都会经历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以产业升级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的攀升。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突出短板,如创新能力还不够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我们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
立足国内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近期,总书记多次提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为转型期的中国制造指明了方向。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新发展格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要聚焦立足国内大循环,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巨大消费潜力,把握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和生产力空间布局调整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有条件的企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竞争中锻炼成长,积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国家品牌战略,拓宽高端制造产品国际市场。
补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短板,提升企业竞争力。制造业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运用,推动传统制造业通过工艺改进、设备改造、产品升级、技术增值提升发展能力,持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组织;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制造业企业技术标准,锁定优势环节,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在重要环节和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制造等为抓手,打造高质量创新平台,推动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发扬大国工匠精神,培养高端人才。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比与世界制造业强国有着显著差距。当前,亟待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数以亿计的技术工人,重视储备专业人才、提高人才技能,把培育创新人才、提升员工整体素质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核心技术发展层面,企业应帮助相关人才更好地投身于专业领域,聚焦专业技术,助推我国制造业企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