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153016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内资讯正文

我国制造业如何实现“二次突围”? 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提六点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8-26 浏览次数:339

中国网5月22日讯 (记者李智)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制造业产生冲击,经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将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如若应对得当,我国制造业有可能实现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后的二次突围,全面提高制造业在多层次经济波动中的应对能力,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提升产业链韧性,真正实现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的主要影响

第一,疫情对于供给侧的直接阻断和严重干扰。疫情蔓延到全球范围后,各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关键性中间品、零部件及生产设备在全球范围内面临“断供”风险。

第二,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都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不仅反映在全球供应网络失效、企业中长期投资放缓等供给侧,连需求侧也受到重大冲击。

第三,引发美、日、欧等经济体的相关“反思”。经此一疫,抗疫物资等产业安全问题,导致一些经济体意图调整或重构产业链供应链。

应对我国制造业“二次突围”的建议

第一,从“产能过剩”向“弹性产能”的转变。我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而高新制造业产能相对不足的结构性问题。此次疫情暴发后,部分制造业企业实现了向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转产,充分利用产能保证了国内医用产品的有效供给,并在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后成功转向出口。通过保持相对合理的产能总量的同时,加快产能升级和创新,能够增加我国经济面对外生冲击的灵活性,促进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此次疫情导致短期劳动力不足而生产受阻。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于工业信息化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投资,通过提高“智能制造”在工业生产中的比例以保持发生危机时的有效供给。聚焦发力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

第三,从“世界工厂”向“中国工艺”的转变。我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标签由来已久,中国生产的大量商品一直以来被看作物美价廉的代表。然而,在工业制造的若干关键领域,如半导体材料和装备制造,我国离实现自主化生产仍存在较大差距。要切实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一方面需要在工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上加大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则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要把5G、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列入“十四五规划”予以战略支持,保持中长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第四,保障重点外贸企业正常生产和运营。支持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大宗商品敞口、外汇敞口带来的风险,如合理利用金融工具对冲价格波动、把握谈判时机签订较为有利的长期合约等。加大出口信用保险和贸易融资支持力度,畅通出口企业资金链,免除出口企业后顾之忧。鼓励出口企业探索使用人民币结算,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第五,应对逆全球化形势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营造更加便利的消费环境,鼓励汽车和其他大宗耐用消费品消费,引导居民逐步恢复正常消费活动,保障民生所需行业和吸纳大量就业的行业正常运行。加快建设线上营销渠道,改善线下渠道运行效率,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同时,鼓励制造企业从单纯的制造商向综合生产服务商转变,扩大增值服务供给,提升附加价值,进一步发掘国内市场潜力,稳定市场份额。

第六,加强国内和国外制造业协同建设。支持国内企业开展进口贸易,通过举办进博会、扩大自贸区试点、推动RCEP落地等措施,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助力贸易伙伴经济复苏,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构建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鼓励国际经济、技术、产能合作,鼓励外商企业搭上疫后中国经济复苏的顺风车,深化全球产业合作。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