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小规模制造型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中小规模制造型企业,面临不少困境,有数据显示,2014年10月到2019年7月,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从50.4下跌至45.9。社会需求变化明显,现有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亟待升级。
消费升级驱动产业升级——产业升级需要设备更新、技术升级、资源重新配置等一系列蜕变。但中小规模制造型企业升级转型谈何容易——用工荒、订单少、利润薄、技工缺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难题,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升级与发展。
在后危机时代,“新基建”成为了热门话题,但它如何给制造业赋能、如何帮助制造业走高质量发展,如何真正落地产生实效,一定是值得所有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
1. 破解用工荒——以机代人
一些技术含量低、高强度、高重复率、作业环境恶劣的工作岗位,逐步实现以机代人。
2. 经验传承——将行业知识数字化
将行业经验转变为数据的形式存储,辅之现场数据样本训练和深度机器学习,实现经验的连续性传承和无断代积累。如生产车间中,遇到关键机电设备故障停机,通过设备健康管理系统,自主识别故障部位和故障类型,并迅速为运维人员搜索到最优解决方案。
3. 风险控制——实现预测性维护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够快速定位设备故障位置,预测设备前期细微故障,实现设备的预测性维护。如隔壁事故停电,非故障区域用电恢复慢则几小时,快也要几分钟,通过融入PHM技术的全自愈配网,可以在45秒快速诊断并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用电。
4. 质量控制——上MES系统
它可以实现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生产大数据分析等等。除此之外,动态瓶颈优化可以协助企业发现系统内部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高良品率,也是不错的选择。
制造业进阶之路虽已呈现,却无法一蹴而就。但大势所趋,若裹足不前、再三犹豫,只能是温水煮蛙、错失转型良机,为今之计,莫不如直面风险,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毕竟,行动本身,就带来了50%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