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中国新闻中周刊的一篇《年轻人都去送外卖了,中国的制造业怎么办》引起了我的思考,一边是劳动力的缺失,一边是制造业的转型,那么未来中国的制造业下半场究竟该怎么办?
实业救国就是以工业为中心来兴办中国的实业,实业救国论在19世纪末已开始出现,到了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成了一种颇为流行的论调,但是放到现在,依然适用,实业顾名思义也就是制作业,一个国家制造业是否先进,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放眼国际,德国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德国日本的瑞士的高端机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应用等都是制造业落地的体现。
而我国的制造业正处在转型的分水岭,进入了制造业的下半场,以浙江义乌的小商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为代表的上半场,向中高端的技术组装生产代工的制造业转型,再以发展自主创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端技术迈进。
原因一:受疫情影,近半年我国重要的支柱型经济产业对外贸易出口成为了重灾区,,对外贸易出口受疫情影响出口比例比同年严重下降,没有外贸订单工厂无法开工,就业岗位更是捉襟见肘,一时间大批的制造人员涌向了外卖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更是出现了餐饮行业的员工支援送餐快递等业务。大批的年轻人不再从事制造业而转向新经济下的新兴服务业。
原因二:新兴服务业有着宽松的就业条件和巨大的市场空间,懒人经济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就业缺口,而相对自由的就业环境和不错的报酬相比起枯燥乏味的流水线工作更是吸引大批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人员纷纷加入。
原因三:当前我国大批的制造企业还处于粗放低端的时期,企业的竞争力也仅仅是体现在价格上的优势,相对于国外能创造技术价值和品牌价值的企业提供给员工的待遇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大批制造业的外企搬离中国,而我国的高端制造业目前都是相关高技术,高学历的人员就业。相关的中下游企业在平时的招工中几千的工资也难招到稳定的制造业从业人员。痛定思痛这些企业纷纷转型引入机床、机器人取代人工,为相关高技能的工作人员提供了固定的就业岗位,而低端制造业的就业岗位便越来越少。
年轻人不再从事制造业不仅仅是受新经济的影响,中国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使得一大批正规的外企撤出中国,产业外移带来的是制造业人员岗位的减少,不再充裕的岗位也不再有类似好企业的保障,外企在中国严格执行遵守中国的法律,给员工足够的尊重,这点从各大外企撤出中国给员工的补偿政策中不难看出。三星惠州工厂关闭时给员工的补偿方案员工可以得到N+3+若干补偿,全体员工可以得到三星生产的手机,其中工龄10年之内发放的是三星A80市场价在3700元,工龄在十年以上的员工发放三星GalaxyS10,同时还帮助员工协调再就业,试问如果国内的企业能做到这样的人文关怀谁还会去跑五险一金这些都没有的外卖,这些制造业外企的员工福利待遇也远是国内企业达不到的。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企业在相关行业的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反观国内的大型代工制造业企业,大多数还停留在低端的制造组装的工作,每天大量重复流水线组装的工作,普通员工更是没有上升通道,这些赚着微薄的利润,据报道富士康每代工一台苹果手机只能赚到百分之2的利润,剩下的百分之98的利润都要被苹果拿走,如果不能打破这种格局,苹果吃肉我们喝汤这种局面还会一直存在。这样微薄的利润在代工企业之间还是有很强的吸引力,为了拿到苹果的代工订单,各厂商不断压低价格还在不断上演。
国人喜闻乐见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及国内企业500强,我们在榜的企业大多数都是垄断型企业及商业公司,科技企业高端制造企业更是寥寥无几,这就造成了我们的产品在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只能用价格优势取得市场份额,优势的价格也只能倒推在技术研发节省经费,人员工资福利保障上面降低标准,相关制造业的人员工资福利保障不好,只能转向其他行业发展,毕竟在未来和现实面前,解决温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的制造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普通劳动力,我国的制造业企业处在转型期,由粗放低端的制造业向中高端的制造业转型,技术的迭代这些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知识型、技术型劳动力将成为主流,面对这种需求的变化。政策和体制也要跟的上变化,不仅仅高校要培养这些技术岗位工种,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对普通劳工技术的培训让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自动化制造,为企业的升级变化,提供相关的人才,通过政策上的鼓励和扶持为制造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政府也要在这些制造企业的升级中给与一定政策的支持,产业的升级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政策上的倾斜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技术人才为企业走上良性的发展循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匠人、匠心的精神也是我们需要的学习的,企业不能只停留在眼前的利益,我们需要在技术上不断创新不断打磨产品,改变以往低端低价,美其名曰高性价比的印象,保持竞争力是才能保障人员福利待遇的基础,制造业才能留的住人,企业才能走的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