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陈健)一节火车般体积的巨大“圆柱”横放在车间里,在“圆柱”的一头,安装着蓝色、黑色和白色的各式“刀片”。这就是修建地铁、打通隧道时用的“打洞神器”——盾构机。
这是记者日前跟随四川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的与会代表们,在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的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总装基地里,见到的场景。
↑中铁装备思远重工盾构机西南总装基地,一台正在生产中的“打洞神器”盾构机。新华社记者 陈健 摄
“蓝色的是刀盘,相当于盾构机的牙齿,用来打洞。黑色的是滚刀,专门对付岩石。白色的是刮刀,把渣土刮走,再通过螺旋叶片输送到后面去。”中铁装备副总经理卓兴建说。
在各式“刀片”的后部,是起加固作用的拼装机。在掘进过程中,拼装机把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成环。前面掘进一环,后面拼装一环。这个“打洞神器”就是靠这样一边掘进、一边加固,来完成许多高难度的隧道工程。
2017年5月,央企中铁装备与民营企业思远重工合作,在德阳成立盾构机总装基地。截至目前,这个基地先后生产制造了30余台盾构机,在成都地铁、西安地铁、广州地铁、重庆地铁等项目大显身手。
“过去,盾构机主要被德国、日本等国家垄断,国内需要高价购买。”卓兴建说,现在,国内企业通过自主攻关,突破了一系列世界级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盾构机国产化,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90%以上。
“重装之都”德阳是我国西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位于德阳的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为全国提供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型发电装备。东汽历时10年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兆瓦重型燃机,去年9月点火试验成功,目前,东汽已建立起完整的重型燃机研发、试验、制造体系,形成自主研制和产业化能力,打破了国外巨头的技术垄断。
“这个点火试验到底有多难呢?打个比方吧,就像在十级狂风中去点燃一根蜡烛。”东汽总经理助理赵世全说,以前我国引进重型燃机,只要一谈到技术转让,国外企业都是一口拒绝,这些都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
过去,重型燃机的这些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外控制,国内企业用起来不仅贵,还充满变数。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国外“断供”了,国内“买不到”核心部件,电厂就只能“瘫痪”。现在,东汽潜心自主研发,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一台台“争气机”不断下线。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部手机展品引起参观者的兴趣。新华社记者 陈健 摄
目前最“火”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在四川不断擦出新的“火花”。在“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市,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块块柔性AMOLED屏幕可实现弯曲、折叠等多样形态,赋予了终端产品无限的想象空间。京东方项目是绵阳迄今为止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工业投资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柔性AMOLED屏幕生产线之一。
记者从四川省经信厅了解到,下一步,四川将深入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聚焦制造业新增长点培育,加快布局和引进5G、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一批重点项目,超前布局前沿新材料、卫星互联网、氢燃料电池等一批未来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