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前10的制造业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意大利、法国、英国和墨西哥(联合国统计司2018年数据),显而易见,中国位列第一。但制造大国和制造强国其实是两个概念,严格意义来说,目前中国只能被称之为制造大国而并非制造强国。
根据权威部门(中国工信部)的官方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制造业呈现4级梯队发展格局。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的科技创新中心,第二梯队是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高端制造领域,第三梯队则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中低端制造领域、第四梯队则是中东、拉美以及非洲为主的资源输出国。关键点就在于我们与美德日仍存在高端科技差距。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可以说是第三梯队的领军者。中国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众多国家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工业门类涵盖了联合国划分的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1个工业种类和666个工业小种,除了中国外,没有第2个国家能够做到工业门类如此齐全。另外2018年世界制造业的增加值排行榜显示,中国以高达4万亿美元的数字遥遥领先其余国家位居榜首,美国、日本、德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是2.17万亿美元、1.01万亿美元以及0.81万亿美元。但这只是单纯制造业增加值上的对比,只能表明中国在制造业总量上领先其他国家,但无法证明我们在整体制造业上的优势。
看似美国向外转移了众多制造业,但其实这些都是低端产品生产线。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依然留在美国,例如航空制造业,最典型的就是垄断了世界大半市场的美国波音,哪怕是在当前波音遭遇销售危机的前提下,美国也没有将其生产线大量迁至海外。同时还有军工、通讯、计算机、新能源、医疗、化工、半导体等高新领域,全部都在美国本土发展。波音、高通、微软、苹果、脸书、特斯拉、通用等美国高科技型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极高的影响力甚至是相关行业的垄断巨头。这就导致第三梯队以及第四梯队的国家要进行生产,必须要通过从美国购买技术和专利的方式才能进一步得到发展,相当于世界仍在为美国服务。
中国的优势在于有着完整的生产体系,能够解决国内的就业问题,带动整体经济发展,帮助国家工业体系改革,扩大与世界的贸易联系。但劣势也很“致命”,正如前面所言,美国依然处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的顶端,稍有不慎,第三阶梯的制造国家就可能被卡住命运的咽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航空工业以及通讯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美国要予以制裁限制,目的就是为了保住它第一阶梯的领导地位。中国人并不畏惧差距,但我们需要的是直面差距,理性看待与美德日之间的技术鸿沟,按照本国的发展步伐,无视外部干扰,稳健向前,将这一技术沟壑一点一点缩小,直至我们登上第2梯队甚至第1梯队,走上强国制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