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体注意到,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之后,6月份中国制造业承受的压力有所缓解。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7月9日报道,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0%。PPI反映了工厂向批发商收取的产品价格。
这小于5月份3.7%的降幅,也强于在彭博社调查中分析师们预测的3.2%降幅。
国家统计局在伴随数据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表示,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国内制造业稳步恢复,市场需求继续改善”,6月份PPI降幅收窄。
与此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高于5月2.4%的涨幅。分析师此前预计通胀率为2.5%。
另据路透社北京7月9日报道,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CPI轻微反弹主要是受猪肉和蔬菜价格略有上涨影响,属于短期扰动。下半年预计CPI在猪肉价格涨幅快速回落和需求相对不足的压制下,将快速回落。”他还指出,物价走势显示2020年并无明显的通胀压力。
报道称,中国6月PPI同比跌幅收窄,优于预期。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副主任应习文分析说,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延续了5月的回升态势,石油价格持续上行,有色金属价格全面上涨,带动国内基础工业产品价格回升;加上复工复产形势良好,工业品下游复苏,基建需求推动水泥、钢材价格上涨。他说:“随着北京新一轮疫情基本得到控制,预计后期疫情对工业的影响进一步消退,未来PPI跌幅收窄是大概率事件。”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的报道援引英国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马丁·拉斯穆森的分析称:“上个月生产者出厂价格出现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首次回升,这进一步证明工业需求在第二季度末基本已复苏。”
他表示:“由于财政刺激和基础设施支出仍在增加,我们认为经济活动和生产者出厂价格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复苏。按照过去的模式,这意味着核心消费价格可能很快也会触底反弹。”
据报道,今年6月,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从疫情冲击中明显复苏的步伐企稳。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好于分析师的预期和5月的数值50.6。6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
在CPI范围内,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1%,猪肉价格同比上涨81.6%。
拉斯穆森表示:“6月CPI同比涨幅从5月的2.4%升至2.5%。这是由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推动的,特别是猪肉价格上个月环比上涨3.6%。不过我们预计,随着猪肉库存继续回升,猪肉价格不久将再次呈下降趋势。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在内的核心通胀率同比从1.1%降至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