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过70年奋斗,在工业制造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根据国家工信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用7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堪称世界工业化的历史奇迹。
很多人把制造业现有成就,完全归咎于改开40年努力,却忽略了前30年的工业基础。这种割裂的思维,容易让人陷入认识的误区,看不到经济战略布局与持续的重要性。
在寒牛出栏看来,中国完善与独立的工业体系,受益于毛主席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坚持独立自主、实施三线建设和引进独创相结合。
我们来逐条分析。
1、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1953年,毛主席提出,要逐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论十大关系》文章中,伟人观点鲜明地强调,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三者关系要处理好。
我们来看一段原文:
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从长远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少些和慢些,至少基础不那么稳固,几十年后算总账是划不来的。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由于保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毛主席用辩证法思维,从国家经济长远发展来思考,认为在重点发展重工业同时,也要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这样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会更加稳固。因为农业和轻工业,为人民生活需求提供了保障,人民生活有了保障才能更好发展重工业。
这就是毛主席高明的地方,并没有完全照搬苏联模式,而是结合具体国情加于改良和优化。苏联发展工业模式存在巨大弊端,只着重发展重工业,忽略发展改善民生的轻工业,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让国家成了拐子马。
不过在现实中,由于新中国基础太差,工业化原始积累主要靠农业,国家没有足够的投资资金,无法做到更精细的平衡,只能是大线条地执行。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状况下,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必然会导致部分轻工业发展缓慢。但是在当时国情下,重点发展重工业,兼顾发展轻工业,是最切合实际的经济战略。
这就好比一个穷人,靠白手起家赚到一笔钱,是先买房子置业好呢,还是买部车代步呢?
普通人要想在城市立足,肯定是先买房子后买车子,因为房子是升值的,而车子是贬值的。对于穷人而言,房子就是“重工业”,要优先发展,可以提升家庭资产。有些人先图眼前舒服,先买车没买楼,结果城市房价高涨,错失买房的机会。
用《矛盾论》来解释: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要去全力解决主要矛盾,而重工业就是主要矛盾,轻工业属于次要矛盾,所以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道理,永远不会错,这是哲学思维,现在依然管用。
毛主席,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国工业化奠定框架和雏形,功在千秋。
2、自主研发和独立自主战略
在工业化过程中,毛主席非常注重工业体系的独立自主。
而要实现工业体系的独立自主,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当时新中国基础条件很差,要实现工业化转型都很难,搞自主研发、构建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就难上加难。中苏交恶之后,中国对外技术进口渠道,变得更加有限与狭窄,转为自力更生和自主研发为主。
很多年轻人,受公知不实言论的蛊惑,对自力更生精神存在曲解,误认为自力更生就是闭门造车。自力更生,主要是激励中国人民,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既要保持不气馁的艰苦奋斗精神,也要懂得学会自主创造。当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是要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达到快速追赶技术目的,二者并不矛盾。就像我们习惯吃米饭和面条,并不代表我们排斥和拒绝吃汉堡和披萨。
毛主席从来不排斥向外国引进和学习先进技术,但是强调要在引进技术同时,要转化为自己的技术,要洋为中用。目的就是为了掌握技术,只有牢牢掌握核心技术,才不会受制于人,才能掌握主动权。
搞工业化,和军事斗争一样,永远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苏交恶之后,毛主席力排众议,仍可三年不吃红烧肉,也要坚持搞出原子弹。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独立自主的志气,鼓舞了当时的科研工作者,也激励了全国人民的干劲和斗志,促使新中国走上独立自主工业化之路。
譬如,中国核工业、钢铁、电力、煤炭、铁路、基建、石油、化纤等优势产业,都是在毛主席时代打下雄厚基础,当然也离不开后继者的努力,才得以实现持续发展和升级。
如果放弃自主研发,那么经济发展就会遭受重大挫折,就要摔跤子和撞南墙。例如:大飞机项目、半导体产业,都因放弃了独立自主、自主研发的思想,走了一条看似快速便捷实际是自我阉割的买办之路,变相摧毁了国内几大战略性的大产业,导致中国工业产业链有短板,至今还受制于人。
驱动中国制造业向前发展的,表面上看是资金和技术,实际上是正确战略思想。没有独立自主和自主研发思想,中国制造业肯定没有今日成就。
3、三线建设战略
上世纪60年代,国际风云波光诡谲,先是中苏关系恶化,接着美国出兵参加越战。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三线建设的伟大经济战略。
三线地区,主要指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7个省区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等省区腹地。三线建设战略目的是为了备战,建设好祖国大后方,完善中国工业布局,对冲苏美的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平衡国内工业布局,实现全国经济均衡发展,促进西部贫困地区开发。
我们要知道,当时新中国70%工业、80%钢铁、80%纺织,都集中在东北和沿海地区,从军事与经济角度看,这种不平衡的布局都是致命的。而三线建设,正好消除了军事打击带摧毁的危险(苏联在边境陈兵百万,却不敢对中国动用核武器,中国做好备战是一个因素),也为全国经济均衡发展,中西部开发打下基础。
三线建设,促进中西部经济发展有深远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例如川黔、贵昆、成昆、湘黔、襄渝、阳安、太焦、焦枝等铁路线,都是这时期完成的;二是,建立大量基础工业,涵盖机械工业(汽车厂、重型机器厂等)、能源工业(煤炭基地、水电站等)、原材料工业(钢铁厂、铜业、铝业等)等;三是,造就中西部新工业城市,改善西部经济结构,例如四川攀枝花、贵州六盘水、湖北十堰、甘肃金昌、酒泉等。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至1980年才结束,国家先后共投入2000多亿资金,先后在中西部偏僻地方,建立了2000多个大中型企业、科研中心和基础设施。
从某种程度上,大幅缓解了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内地很多省份都没有重工业,完全依赖东北和沿海地区,会造成中国经济畸形发展,催生各种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
网上有很多人,对三线建设存在不同看法,认为伟人错估了国际形势,搞三线建设带来巨大浪费,如果当年采取李富春建议,集中力量发展民生工业,解决人民群众吃穿用问题,经济会发展得更好。
在寒牛出栏看来,持这种观点的人,都是马后炮和目光短浅。支撑他们观点的基础,无非就是后来苏美并没有对中国发动军事入侵,这种把结果当成原因的论断,误导了很多人的认识。
从军事备战角度分析,三线建设就好比农民盖房子时,考虑到提高防震效果,施工时加固了若干防震设施,总不能因为没有发生地震,就说防震设施是严重浪费吧。好比长途司机买一份保险,难道因为没有发生交通意外,就说买保险浪费钱?肯定不能,要用宏大视觉去理解三线建设战略,不要把思维拘泥于某个点上。
三线建设,利益远远大于弊端,功在千秋。
4、引进独创相结合战略
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外部国际环境大为改善。
欧美国家,刚好发生严重经济危机,许多工业产品和技术设备,急需要寻找国际新兴市场,来转移国内经济危机。而中国此时,也需要大力发展化工产业,解决人民吃穿用问题。在毛主席提议下,周总理安排下,国计委先后向中央提交了四份引进外国设备技术的报告,并得到伟人同意和支持。
毛主席对引进设备工作做出指示:一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二是学习与独创相结合;三是有进有出,进出平衡;四是新旧结合,节约外汇;五是当前与长远兼顾;六是进口设备大部分放在沿海,小部分放在内地。
由于引进规模资金多达43亿美元,所以这套引进外国设备方案也叫“四三方案”。国家在引进国外设备时,并没有放弃自主研发的国产设备,而是共同配套使用,先后建成26个大型项目。其中包括:化纤设备4套、石化设备3套、大化肥设备13套、烷基苯设备1套、大型电站设备3套、钢铁设备2套,另外还有43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单个项目。
“四三方案”是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工业设备和技术,这次成套设备引进并不是普通商品采购,而是设备连带技术一起引进。
在学习外国技术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更高质量的突破,进而掌握核心技术。这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积累了丰富而有效的经验,中国高铁技术就是最佳案例。
我们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前30年历史,总是对中国工业化存在各种误解。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这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思想,在经济领域最为精彩的实践。
人是靠思想站起来的,企业是靠思想做大做强的。而中国制造业,靠毛主席战略思想,才掌握大量核心技术,从孱弱走向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