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人员复岗率达到94%。根据工信部对部分云平台大数据的监测显示,截至4月15日,全国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分地区来看,目前有25个省份复工率超过80%,湖北省复工率也呈现快速上升势头。这表明,疫情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有序推动制造业复工复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境外疫情快速扩散,制造业复工复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4月16日,工信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许科敏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周转困难、国际人流物流不畅等因素造成已复工复产企业面临再次减产停产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一定冲击。据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秦志辉介绍,尤其是微型企业复工复产难度较大,随着疫情在国外加速蔓延,市场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也成为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为纾困中小企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涉及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就业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减税费、增信贷、降成本、缓期限、优服务。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企业流动性短缺问题,人民银行春节以来已经通过3次降准、再贷款再贴现向金融机构提供了3.55万亿元低成本资金,用于向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截至3月底,已对8800亿元企业贷款本息实行延期。此外,一些省市还出台了包括降低物流成本以及用电、用气、用水等生产经营性成本、减免房租等措施,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秦志辉表示,工信部在推动银企对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采取了包括指导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摸排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强化对接、创新服务在内的多项措施。
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许科敏表示,工信部始终把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复工复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与有关部门、地区及企业的沟通协调,通过抓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良性互动。
具体来看,一是加强上下联动,指导地方摸清情况、精准施策,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调度,推动企业精准对接,协调解决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对92家大型龙头企业坚持日调度,推动7600余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带动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三是着力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在国务院复工复产推进工作机制下,工信部牵头组建了多部门参加的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协调联动,解决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建立龙头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落实援企惠企政策,发挥“互联网+”作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引导企业稳固供应链,提升产业链水平。
此外,针对制造业复工复产中的新问题,许科敏提到,工信部将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互联网+”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积极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数字科普、在线办公等新模式新业态,带动智能终端消费以及服务消费。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工业、通信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跟踪抓好重点外资项目落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