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142030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中国制造业核心优势在制造业生态,其支撑则是独特的中国文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4-15 来源:蔡子曰 浏览次数:569

随着新冠疫情的到来和全球恶化,有一种观点逐渐兴起,认为疫情将中断全球化,甚至出现所谓的“逆全球化”。

这种观点的早期版本实质上主要针对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商务部长,他说疫情将有助于制造业回流美国,那时疫情的中心尚在中国。随着疫情的全球化扩散,欧美国家沮丧地发现,主要的抗疫物资严重依赖中国,包括口罩、防护衣,到医药医疗器材。于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纷纷要求和鼓励将相关的制造工厂搬回本土。

疫情之下,关闭边境成为世界之常态,给人的直观感觉是,世界已经由开放重回封闭。然后就有人开始鼓噪全球化终止、逆全球化的观点。

事实上,这些观点都是臆断,更准确地说,是一厢情愿。典型的如美国、印度之流,他们眼红、眼馋,甚至嫉妒中国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的制造业,然后世界一有风吹草动,就希望和幻想能够打击中国的制造业。

这些谬论之所以会出现和流行,根源于现代学术,尤其是经济学此前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错误解释。事实上,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现代学术,是没有能力解释这一现象的。

此前,对美国将生产制造功能转移到中国,给出的解释是经济学的,认为完全是市场因素。同时这个过程,就是中国制造业迅速崛起和美国产业空心化的过程。

这种观点认为,生产制造属于低端产业,利润低,因此美国的去制造业化实际上淘汰低端产业,而集中发展和控制高端产业,譬如制造飞机、发展芯片软件,使自己处在产业链的高端,获取更多的利润份额。中国则因为,劳动力工资低,又没钱没技术,只能被迫发展低端产业,获取很低的利润。

基于这种观点,此前大家一度一致认为,通过发展全球化的产业链,或者让产业链在全球重组,美国是最大的收益者,而中国收益最小,甚至还吃亏了。美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拿走了大部分利润,而中国只不过是一个卖苦力的打工者。

这种观点显然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所有的美国人都象高端产业的老板一样富有。美国将生产制造转移出去,然后进行全球采购,这样的决策实际上是由高端产业中的企业老板决定的,也是对他们最有利,降低他们的成本。因为美国人都是象高端产业的老板们一样富有,都觉得做制造业赚钱太少,于是只有让贫穷的、工资低的中国人做。

事实上,高端产业的老板,如比尔盖茨,占美国总人口的0.01都不到,占据人口最大多数的,是中低收入人群,而且穷的离谱。据调查,现在60%左右的美国人,存款低于500美元。也就是说,美国的高端人口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少的,绝大数人属于低端人口。

制造业对比尔盖茨一样的高端人口,固然利润低,是低端,但是,对于那些60%的存款不满500美元的低端人口来说,依然是高端。为什么美国的穷人,不去积极地去承接这些制造业,而拱手让给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人?

事实上,美国内部也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低收入的第三世界,包括贫民窟和甚至众多的无家可归者。如果单纯地是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美国的制造业应该首先转移到其内部的第三世界那里,转移到贫民窟那里,转移到流浪汉群体那里。然而没有。

同时,就世界范围内来说,第三世界也不独有中国,各大洲到处都有,中南美洲有,非洲也,亚洲也有。为何独独中国成为制造业最大转移目的地,而且中国还是西方极度反感的“社会主义”。

按理说,印度的条件与中国相当,甚至更好。账面上,印度在人口规模和工资上优势与中国相当,但是,他们是民主制度,而且被英国统治了200年,即被西方文化熏陶了200年,甚至官方语言都是英语。但是,世界上其他第三世界,与美国内部的第三世界一样,都没有积极承接美国所转移出去的制造业,也当然没有发展出可与中国等量齐观的制造业。

所以,问题的实质是,同样是低收入的第三世界,包括美国内部的第三世界,为何会唯有中国承接和发展制造业的意愿和能力最强?

其中的原因就不是什么经济因素、市场因素了!而是文化因素,更准确地说,在精神特质、人格特质。中国的基层民众,主要是农民,天然地、根深蒂固地拥有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拥有的独立人格和独立的思维模式。由于这种独立精神、独立人格、独立思维,在生产活动上,中国农民具备一种天然的独立自主地经营的意愿和能力。

历史以来,中国的农民都是独立自主的经营主体,都是老板。

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这种独立精神的体现。“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刘邦、项羽,陈胜、吴广都是不读书的,他们的独立精神都是来自社会风气,来自固有传统。

中国历史上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的农民起义,根源就是农民独立自主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维系,都是在捍卫之。

在学术上,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导和维护心性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求放心”就是不让心被外物牵制,保持独立。心的独立就是思考的独立。

这种独立自主的精神,其实就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在西方,企业家精神是稀缺的,仅仅作为社会精英的企业家所拥有。但是,企业家精神在中国却在基层民众中普遍存在,历史悠久、根深蒂固。

只是,历史上的中国讲“义利之辩”,以义为本,以利为末,以求义为高尚,以逐利为羞耻。历史的中国是以道义、道德为中心,而非以利益、经济为中心,所以,尽管拥有独立自主的经营精神,但是并非发展出资本主义、工业主义。

改革开放所做的事,仅仅是消除农民对追求利益的羞耻感,建立对发财致富的荣誉感,这样,中国以农民为核心的普通民众,便把独立自主的精神充分发挥到发展经济上来。

这种独立自主的经营精神,使得中国的农民天生是老板,更愿意去做老板,而不愿被雇佣,而受制于人。

因此,中国的农民更愿意发现可以独立经营的机会,做一个老板,哪怕这个老板很小,很辛苦。

因此,中国人表现的很勤劳、能吃苦。现在很多人把勤劳、吃苦当成了中国人的特质,这是错误的。中国人吃苦耐劳的根源在独立自主,为了独立自主,愿意去吃苦耐劳。所谓的“不吃馒头争口气”。

相形之下,中国之外的第三世界的人民,包括美国内部的第三世界,都显得很懒惰,不能吃苦,根源在于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精神,依附性比较强。当然也缺乏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考。

这种强烈的独立自主的精神,使得中国形成独特的行业形态,在零售业和制造业上表现的非常明显。

中国零售业的主要业态是集市,后来发展成为小商品城。小商品城市由千百万的密密麻麻的小摊位组成,每一个摊位都是由一个小老板所独立经营。而美国零售的主要业态则是沃尔玛式的大超市。大超市也有很多员工,但他们都是打工的。

网上零售也是实体零售的翻版。中国最大的网购平台是淘宝-天猫,不过是把小商品城搬到网上。而美国最大的网购平台则是亚马逊,是把沃尔玛搬到网上。

在制造业上,中国的独特性在于无线肢解生产链,把本来在一个大企业中存在的生产链,无限肢解,然后分裂成诸多小企业、小作坊。这些小企业、小作坊可能仅仅生产其中的一个很简单的零件,为大企业供货。这样一个大企业就分裂成一个产业集群。

其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没资金没技术的农民到一家工厂打工,随着对业务的熟悉他会发现,自己可以将某个环节,每个配件单独加工。于是他就自己办一个小厂,甚至小作坊,独立生产配件,为这家工厂供货,同时也为其他工厂供货。这位工人就成为老板,成为原厂的供货商。

随着这个过程推进和积累,中国在制造业上就形成分工和协作非常细密和精微的产业集群,最后形成整个制造业的非常发达的生态环境。任何服务、任何配件都是相关企业、人员来提供。这才是中国制造业的巨大优势所在,最终大大降低中国的综合制造成本。

总之,中国制造业核心优势在由精密、细微的分工做形成的生态环境,而支撑这一生态环境的则是中国历史悠久、根深蒂固的独立自主精神,即独特的中国文化。

是这种独立精神,是独特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的制造业模式,乃至整体的中国经济模式。是精神、文化决定经济,而非相反。

明白了这一层,就可以知道,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是非常稳定的,除非全球的文化格局发生变化,即其他第三世界的人民学会了中国式的独立精神,否则,中国的制造业优势将继续保持,以中国为制造中心的全球产业格局将继续存在。

全球疫情当然会引发深刻的反思,但是,全球的文化格局不会因此发生迅速的改变。因此,疫情无法撼动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实际上,中国是欢迎其他国家学习中国文化的,这就是传统上说的“用夏变夷”。如果全世界都中国化,那么就会全球“大同”、全球“太平”。这是中国人乐于见到的。中国传统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

关键词: 中国 制造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