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强调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以来,中央各部门和各省、市、自治区均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复工复产。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姜玲教授团队发布的研究报告《复工复产有序推进,中小企业亟需精准助力》(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各类政策的强力部署下,各地部分企业安全、有序复工。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企业联合会调查数据显示,很多省市规上企业复工率已超过50%,中国制造业500强复工复产率达97%以上。
政策取向:多部委发文支持复工复产
根据国务院对复产复工的统一安排,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对继续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月8日,央行发布《财政部 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民银行 审计署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央财政安排贴息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通过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为减轻中小企业信贷压力,2月12日,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通知,从6个方面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包括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流程手续、保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稳定性,不抬高贷款门槛,不缩短贷款期限等。
2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要求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优惠利率和优质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恢复产能和扩大生产。
2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印发《支持复工复产十条》,简化企业复工面临的手续问题。
此外,商务部、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最高法、海关总署、民航局等也分别就各自领域的工作重点发布通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一系列中央政策组合拳在加快落地的同时,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也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因地制宜:省市管控疫情同步保障复工
《报告》通过选取复工率居前的浙江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加上西部地区复工率较高的贵州省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发现,截至2月28日5省有关复工复产的政策文件将近350份。而且,政策兼具支持保障的“软”性和规制约束的“硬”性特征。
在支持保障性的“软举措”方面,一是对国家出台财政、金融、税收等系列政策的落实;二是聚焦于协助企业“保障”各种“物资”的充足、上下游原材料供给、交通物流畅通等。例如广东省在物资供给方面强调设立防控物资进口快速通关“绿色通道”,“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职工返岗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返岗,以及口罩、测温仪等防控物资购置问题。山东省则要求各市政府负责帮助复工复产企业落实防疫安全措施,聚焦企业复工和生产经营所需,积极协助企业采购必要防护物资。浙江则要求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要做好复工企业的防疫物资协调保障工作。江西省则侧重于“一对一”帮扶物资重点保障企业,一手抓物资生产,一手抓工业企业复工,在保证物资供应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复工复产。贵州省则注重对于用工的管理和劳动力的供应。
同时,各省政策呈现出“硬管控”的特征,对复工复产的企业有非常严格的条件限制和监管举措。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最高的浙江省(90%,截至2月24日)为例,从其发布的有关复工复产的72份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到,浙江省采用5种颜色对各区县疫情风险状况进行区分,作为其复工复产分类施策的重要依据;对各地级市开展精密智控指数评价,既要管控好疫情,又要保障复工复产过程中的人流、物流、商流的畅通。
复工现状: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领先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推动保障疫情防控、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复产。
《报告》显示,很多地方政府对企业复工顺序做出了具体安排,强调有重点、有顺序地分类复工。如,贵州省重点帮扶代表性的基础能源、现代化工、优质烟酒、先进装备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等贵州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
从目前来看,优各地先复工的企业大多处于疫情风险较低的县区,且属于该地区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链在当地较为完整,企业员工为本地人,订单和原材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