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6934800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国外资讯正文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5 浏览次数:526

提起日本的制造业,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在大伙心目中,日本产品已经成为了“工匠精神”的代名词。就在几年前,中国人排队抢购日本马桶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甚至引发了中日两国制造业差距的大讨论,不少网友争得面红耳赤。

日本产品的高质量举世公认,别说是中国人,就连擅长造汽车的美国人,早在三十年前就承认他们汽车的工艺不如日本。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企业纷纷以日本公司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当时流行一个概念,叫做TPS,翻成中文就是“丰田管理方式”,丰田公司是那个时代的日企标杆。

不少人认为,日本制造业之所以独步天下,是因为日本人做事用心。无论是捏一团寿司,做一只茶壶,还是造一台汽车,都无比地执着、细致与严苛,力求把产品做到极致。所以还是那句老话: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

但仔细想想,原因真有那么简单吗?下面,让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看日本制造业的独特之处。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1/5 接受改造的日本经济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为了发展重工业,推出一项殖产兴业计划。这项计划催生了很多国有企业,但由于经营不善,它们后来大多被卖给了私人。当时有能力从政府手中接盘的,都是些地方大财阀。像我们今天所知道的三菱、三井、住友这些大公司,都是在那个时代发家的。

这些财阀对日本后来的对外战争起到了重要影响,直到二战结束前,日本的大企业基本被财阀控制,他们成立了众多控股公司,对各公司持100%的股份,形成了庞大的垄断势力。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军接管日本后,开始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全方位改造。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占领军长官麦克阿瑟与日本天皇合影

美国人的改革之刀直接挥向了日本财阀。当时有舆论认为,财阀是军国主义的温床,正是他们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源源不断地输送物资,并借机控制日本的经济。所以,美国决定夺走这些财阀对其控股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同时将大财阀旗下的企业统统拆分,解除了相关负责人的职位。

为了进一步虚弱财阀的力量,美国人鼓励日本公司成立工会组织,甚至教他们如何罢工。在农村地区,美国人搞了一场土地改革,将地主的地没收分发给佃农,使他们有了自耕田。

总之,美国人改造的重心是打散日本原有的权力结构,使之变得平民化。他们起初还考虑过让天皇下台,但由于这样做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才放弃了这个打算。

那美国人的改革是否顺利呢?表面看很成功,你看,军国主义政府倒台了,财阀解体了,旨在替工人维权的工会也成立了。不仅如此,日本人还获得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自由,以前一提到天皇,日本人就得毕恭毕敬,把他当神一样看待。现在呢?他们仿佛一夜间呼吸进自由的空气,想干啥就干啥了。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二战结束时的日本

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首先,日本政界和商界的大佬是失势了,但那些中层官员、职业经理人,他们人还在。毕竟,政府和企业得靠他们运转,而这些人其实是不太赞同民主改革的。其次,自各企业成立工会以后,工人们踊跃加入,工会人数很快占到了劳动总人口的56%,各种罢工此起彼伏,企业家们苦不堪言。

美国人一看,这样可不行啊,毕竟我们过来不是帮你们造反的。于是,他们改变了策略,把发展经济重新放在首位。

2/5 让企业相互持股

很多日本官员强烈反对美国当局拆分大企业的做法,他们坚持认为,这样做会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战后的日本百废待兴,若想让经济在短时间恢复,还是得依靠大公司。更有人觉得,财阀势力在日本盘根错节,想要彻底消灭他们简直是痴人说梦。

最终,美国人做出让步,他们停止了对财阀的清算。说到底,美国人解散财阀,根本是为了防止军国主义复燃,作为外来者,他们与财阀之间并没有实质的利益冲突,犯不着为这种事和日本人死磕到底。

但正如前面所说的,财阀家族依然失去了对各控股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他们的公司被移交给政府,政府又把获得的股份出售给公司员工,就这样,美国对日本完成了所谓的经济“民主化”改造。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从外表上看,此时的日本公司很像美国的大企业,因为它的股份不再把持在少数人手中,而是被分给了大众,公司也从“私有”变成了“公有”,但是没过多久,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首先,分散股权对当时的日本人没太大意义,现在大家一穷二白,最紧迫的任务是让工厂开工,没有钱,没有生意,要这么多股权又有何用?其次,管理企业需要有能力,有魄力的专业人才,现在大家股权一分散,等于没了主心骨,企业各自为阵,生产效率严重下降。

于是大家经过商议,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让企业相互持股。比如,A公司持有很多公司的股份,其它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份,最终可能有十几家企业入股A公司,但他们谁都左右不了A公司的经营决策。同理,A公司虽然在很多公司拥有股份,他也无法影响任何一家公司。大家相互渗透,相互牵制,形成了某种共生关系。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剩下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要发展,钱从何而来?

答案是:钱在那些被财阀控制的银行里。所以,很多企业看似从原有的体系中分离了,但因为需要银行的贷款,便再次以新的方式聚拢起来。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形成了一个个以财阀银行为中心的企业集团,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企业则用业绩回报银行,每家企业都有银行派遣的董事会代表,以实施监督职责。

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关系逐步定型,从某种程度上,它延续了战前那种集中式的治理结构。但我们不要把这简单地理解为一种退步。

3/5 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日本的很多企业,表面上彼此独立,但由于相互持股,实则形成了一个高度整合的利益共同体。然而,这却给日本制造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

首先,相互持股产生的一个后果是,企业由经营者牢牢把持着,他的背后没有所谓的大股东,所以很少受到来自股东的压力。

如果你平时关注商业新闻,你肯定听说过下面的故事:创始人辛辛苦苦把企业做大,结果股东大会一召开,就被投资人赶出了公司。比如苹果的CEO乔布斯,就曾经被股东扫地出门。万科前董事会主席王石,也遭遇过类似的处境。这些例子在商业世界里不胜枚举。

当然,这不是说创始人被赶走肯定是坏事,有些人由于刚愎自用,或者决策失误,已经无法再胜任CEO的位置。但无论如何,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经营者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微妙。一开始,他们往往亲密无间,但时间长了,两人就渐渐同床异梦。经营者关注的是发展,而股东在乎的是回报,若两者的目标无法达成一致,最后就会分道扬镳。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企业一旦被股东掌控,就会出现某些投机者,他们会在股票价值大大低于实际价值的时候找到公司,大肆收购股东们的股票,直到拥有50%以上的股份,就取得了对企业的处置权。接下来他们会干一件事情:炒高公司的股价,然后卖了套现。难怪有人会说,投资人是把企业当猪来养的,把猪喂肥了,然后再杀掉。

此类行为会对公司造成严重的伤害,回顾美国的商业史,堪称一部投资人与经营者的博弈史。但这种故事很少在战后的日本发生,这与相互持股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相互持股充分稀释了公司股东的影响力,这给经营者带来了较大的自主权,由于不必担心被股东给踢出局,他们更加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建设。

关注日本企业的人都知道,日本公司最擅长的不是技术研发,而是管理经营。像丰田的管理方式,就是教大家如何在工作中相互配合的。除此以外,日本还诞生了不少“经营之神”,比如松下的松下幸之助,索尼的盛田昭夫、京瓷的稻盛和夫等等,以他们为名的管理方法,在市场上频频受到追捧。

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通常建立在长期稳定的环境基础上。它没什么特别的诀窍,无非是经理人一以贯之,不断试错,以及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日本企业家声称自己是用心去经营,以时间换空间,把员工当家人之类的话,言语中透露着某种使命感。

而日本人的长官崇拜和集体主义传统,给经营者的独立决策提供了极佳的土壤。唯有使他们享有绝对的话语权,才可让有才之士在企业里精耕细作,一展宏图,把企业经营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除了经营者的影响,日本制造业崛起的另一个条件,是独特的分包网络。

4/5 独特的分包网络

众所周知,制造业涉及的环节非常复杂。所以企业通常会整合上下游供应链,或将主要的供应商收购,或将其纳入自己的生产部门,以加强对上下游的控制能力,这在经济学有个专门的术语,叫做“纵向一体化”。

但是日本企业不同,日本厂商的一体化程度很低。以汽车为例,日本最主要的汽车公司,如丰田、本田和日产,有超过70%的零部件来自外部采购,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企业该如何把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呢?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将零部件大量外包,会给企业生产造成一定的风险。比方说,供应商会在企业产能吃紧的情况下提高要价,增加企业的变动成本。企业也可能利用市场地位压低采购价格,从而影响到供应商的生产积极性。因此,西方大公司即便是外包,也只让供应商负责一些相对简单的,程式化较高的工作,以免让自己受制于人。

然而,这种情况在日本企业很少发生,他们不仅和各级供应商保持着长期合作,还会把一些复杂的任务分派给他们。比方说,日本的某些电子品制造商,会让零部件供应商负责部分产品的设计与测试工作。而供应商也会为制造商设置专门的机器与生产线,以期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供应商在整个生产链条中扮演的角色,不仅是完成订单那么简单,他们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比一般的供应商要紧密地多。紧密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生产商与供应商的高管保持着良好的私交,他们可能在周末一起去打高尔夫球。生产商的某位经理退休后,还会被供应商聘请到自己的管理层。通过这种频繁的交流,生产商和供应商对彼此知根知底,这就杜绝了短视行为的发生。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为什么日本的生产商与供应商能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什么日本的大型制造企业没有像欧美公司那样,收购他们的供应商呢?原因还是和相互持股有关。

要知道,类似于收购企业这样的事情,必须经过股东的同意,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说到底就是股权与资产的重组,这在股东较为强势的西方企业界很常见。可一旦像日本公司那样相互持股,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渗透了很多利益,一方想要吞并另一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样做对供应商意味着什么?在市场化条件下,供应商作为独立厂商,会比作为生产商的下属部门获得更多的激励。原因不难理解,如果我是公司的部门之一,产品卖得好,我的收益却是固定的,因为我的贡献被公司的其他部门对冲了,上级很难衡量究竟哪个部门的贡献更大。现在把我分离出去,与生产商单独签订交易合同,我就拥有了议价能力,确保了从产品收益中分享到属于我的那部分。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何日本供应商会不遗余力地替厂商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并不是让公司越大越好。

5/5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日本经济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复苏。七十年代起,日本工业产品以超高的性价比全面征服欧美市场,甚至让美国人惊呼,这是继珍珠港袭击后,日本对美国的又一场胜利。

然而,如果抛开其他的因素,单从治理层面看待日本公司,你就会明白它的成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环境与制度安排。

相互持股虽然减少了股东的控制,却在保证经营者决策权的同时,加强了企业间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股东对企业的监督,还能降低彼此的信任成本。由于企业的利益渗透,一旦有公司产生猫腻,就会使不少利益相关方蒙受损失,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大家做事都得上心。

日本公司的治理方式,其实把整个产业链变成了一种熟人经济,它既保证了企业集团的稳定,又维持了各个企业的活力与韧劲,帮助日本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成为众人效仿的对象。

那么,这种制度是否真的完美无缺了呢?事实上,随着90年代日本经济衰退,日本企业的这种“抱团”式的经营理念,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2015年,著名的东芝公司爆出财务造假丑闻。有着百多年历史的东芝公司,曾被誉为日本企业的创新典范,这起丑闻不仅给东芝公司,也给日本企业的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东芝事件东窗事发后,有人呼吁,日本应该引进西方的公司治理制度,事实证明,熟人经济在加强默契度的同时,也会给各种暗箱操作埋下隐患,大伙的利益一旦绑定,时间长了,就会相互包庇,纵容欺诈行为的发生。

但比起道德风险,真正威胁日本企业竞争力的,是全球化与互联网,当你的供应链扩展至全世界,供应商来自其他国家时,单纯依靠信任就无法奏效。在这方面,日本其实和很多亚洲企业一样,欠缺全球化管理的经验,强烈的“抱团”意识,是阻碍日本公司走向国际化的绊脚石。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不仅如此,日本还错过了互联网的发展大潮。当互联网在中国催生出BAT这样的巨头时,日本竟找不到有分量的互联网公司。当互联网唤醒中国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时,日本社会却出乎意料的死气沉沉,这里的年轻人对创业,对冒险,对发家致富似乎提不起兴趣,他们更多地满足于给大公司打工,做朝九晚五的白领,或干脆在家里做个“御宅族”。

为什么今天的日本失去了创业精神?也许正因为曾经取得过的巨大成功,限制了日本企业的格局与想象力。无论“抱团”经营还是“熟人”经济,在缔造产业辉煌的同时,也把大家牢牢地捆绑在一片巨大的舒适区里,扼杀了人们在新领域冒险的热情。

日本制造业的崛起,仅仅是依靠“工匠精神”吗?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成功能够永远维持下去,当我们惊叹日本制造业崛起的同时,不能不看到背后的代价,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