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动机行业经历了从仿制、到联合开发、再到自主开发的历程,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在内河航运、航海运输领域,我国陆续开发出的自主品牌系列船用柴油发动机,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重型卡车等运输领域,我国生产的多系列柴油发动机,技术水平已经同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涌现出了像潍柴、玉柴这样的领军企业,自主品牌约占全球重卡柴油机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而在家用轿车等乘用车领域,我国生产的发动机由于油耗较高、可靠性不足等原因,目前占据的主要是低端市场,正处在奋勇直追的跟跑阶段。从整体来看,我国在发动机新材料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瓶颈,我们该如何突破瓶颈,缩短与制造强国之间的差距呢?
11月14日22:00,CCTV-2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特邀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为您深度解读《动力升级,制造业如何打造强大的“心脏”?》
嘉宾简介
金东寒,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他是杰出的动力机械工程专家,我国特种发动机动力系统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他是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是这一国际学术组织成立近70年来,担任该职务的第一位中国人。
从中船重工711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到担任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再到2019年5月履新天津大学校长,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在711研究所将近30年的岁月里,他始终砥砺前行,致力于特种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研究与应用开发,主持研制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种发动机及其动力系统,开创了我国新型特种舰船从无到有的历史,使我国特种舰船技术水平、综合性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他为中国舰船装上了性能优越的“中国心”。
我们现在是发动机的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差距一是高端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在大部分细分市场上,我们开发的发动机还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要,所以我们占据的都是低端的市场。在高端市场我们自主开发的产品与国际先进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效率可靠性上,这说明我们还不掌握正向设计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正向设计开发出满足需要的发动机。
第二个差距,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不足。所谓核心零部件通常是技术难度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风险大的这样一些零部件。通常是被国际少数几家公司所掌握,处于垄断地位。现在即使国内有些公司能够做一些核心零部件,它也做得不如人家更便宜、效率更高。
2018年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出口博览会上展出的价值最高的一台设备,重量超过200吨,2000多万元人民币,这个设备非常贵。船用四冲程柴油发动机的零部件一般都是用数控龙门镗铣床来加工,它一天的折旧费就要高达一万块钱。现在我们的员工工资只是国外员工的十分之一,我们这样算出来的话,成本还是非常高的,为什么?因为在国外他们做了大量的工艺研究,加工这个机身只花12到15个小时,而我们加工这个机身用同样的设备要超过50个小时,甚至七、八十个小时,这样一算的话,我们的成本可能是别人的两倍。
这三个产品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高端产品,高压共轨、模块化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以及增压器。共轨系统的喷嘴精度是0.5微米,什么概念?就是一根头发丝的1%,30年前我们说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那都是很精密了,现在是一根头发丝的1%,这个要求非常高。现在我们的柴油机用的一些还是合资品牌的,只是在中国制造的而已。最早的时候我知道这个共轨系统占发动机总成本的要超过20%,现在由于我们的话语权不断地在提高,现在已经降到了10%。那么增压器也差不多,只不过增压器的价值更少一点。
那么怎么样来衡量说是哪个产品或者核心零部件是高附加值的?根据定义它是说在原有的价值上附加了一个价值,这个就是高附加值。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复杂,我找到了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衡量哪些产品算是高附加值,就是用单位重量的价值。我们这里面列出来的东西主要的原材料都是钢铁,航空发动机每公斤超过15000元,空中客车每公斤超过12000元,宝马740根据配置不一样每公斤在700到1000元,引进的中速柴油机每公斤是250元,潍柴的重卡发动机大概就每公斤100到200元之间。雅马哈摩托车每公斤是70元,永久自行车只有40元。所以100元钱以下的基本上就跟高附加值搭不上边,单价越高,附加值越高。
第三个差距,在产品质量稳定性方面我们还有差距。近30年来,中国产品的质量进步应该说是很大的,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质量不稳定。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抽检的结果来看,我们的制造业的产品大概在市场上有10%不合格,所以每年造成的损失要超过2000亿元。所以我就称之谓有一个叫“99分”的现象,就是说我们现在的产品不大能看出来质量不好,但是总是那么差一口气,得不了100分,所以我们只能靠价格去跟别人竞争。我们国家企业的理念基本上首先关心成本,比如说今天做一个东西我卖100元钱,我就在想着我明天怎么做能够卖90元钱也能挣钱。它就是怎么样做降低成本,至于质量呢?差不多就行。所以我们的排序是首先关注成本,然后关注交付,最后才关心质量。那么那些世界上的百年老店最关注的就是质量,就是怎么想着把质量做好,其次关心的是交付,按时交付,最后才关心成本。
我还发现一个现象,我看了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它们生产的产品品种很多,但是这些产品之间没有什么相互的协同联系,就是拼凑个规模。包括一些国有企业,特别一些集团化的企业给子公司下指令,你今年要增长多少,明年要增长多少,那么很多人都关注规模而不是关注效益。同时我也看到另外一些企业,这些企业非常专注就做它自己的那个产品,别人说现在做房地产赚钱,赚钱多,它不为所动,几十年做下来,它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厉害,占据国际市场20% 甚至30%。这种企业被人们称作隐形冠军。据调查统计,全球有2300家隐形冠军企业,德国有1300家,美国有将近700家,日本有超过200多家,中国只有78家。所以我非常地欣赏这种隐形冠军企业,我主张要做就要做得专注,就要做得极致,我觉得我们太缺少这样的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