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机床门户网,注册会员、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一网搞定

让卖家找上门

《发布采购单》

客服热线: 13325003550 总访问量: 27072255 产品数量: 988 商家数量: 189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热门话题正文

一把辛酸泪!制造业老板的痛苦指数到底有多高?(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0 浏览次数:536

制造业的出路在哪里

一方面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着很大的问题,一方面又绝对不能没有制造业,怎么办?

在世界上有两个国家的制造业值得我们学习——德国和日本。由于历史上日本曾让中华民族蒙受了太多屈辱和苦难,日本制造业这两年又正好出现了一系列丑闻,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我们其实更愿意将学习的对象锁定德国。

在笔者认识的制造业老板中,有一批“德国迷”。其中一位跟我说过一个故事。他有一个晚上去逛德国的跳蚤市场,在摊位上发现一盏几百年前的欧式台灯,非常喜欢,随口向摊主问了一句,“不会是假的吧?”结果德国人勃然大怒,再也不理我们这位灯具收藏家了。在德国,被怀疑售卖假货是对人最大的侮辱。而对真正的制假售假者的处罚更是极其严厉。一旦查实,制假售假同罪,最低罚款30万欧元(相当于200多万人民币左右),这还是政府罚的,另外还要面临消费者的天价索赔,动辄几百万上千万欧元。在如此“酷刑”之下,试问谁敢造假?所以在德国你能买到假货你就发达了。(在比利时、荷兰等欧盟国家类似。)

纵观国内,假冒伪劣产品之泛滥,令人沮丧。人家“超能”,你就“超熊”;人家“六个核桃”,你就“大个核桃”。个别电商平台上的“山寨”产品、伪劣产品触目惊心,其猖獗之程度叫人匪夷所思!

别看现在德国制造享誉全球,奔驰、宝马、保时捷让人爱不释手,博世、西门子、双立人进入千家万户,德国市场上的假货更是荡然无存,但其实历史上“MADE IN GERMANY”也曾经是垃圾货的代名词。1871年德国统一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而英法等国家早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德国经济要发展,他们选择的“捷径”是仿造英法等国的产品,剽窃其他国家的设计,以粗制滥造价格低廉的产品冲击市场。当时的英国是全球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人对德国人的做法深恶痛绝,斥之为“无耻之尤”,英国企业家甚至发起规模浩大的抵制德国产品的运动。

德国人并没有在“无耻”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英国人对德国产品毁灭性的评价引起德国人彻底的反省。他们开始着手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国家层面成立了专门的标准制定机构,涉及几乎所有领域,每年发布上千个行业标准,而且所有行业都有严格的监督检测机构。从此德国制造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0年后,曾经被英国人钉在耻辱柱上的“德国制造”,从毛绒玩具到钢琴,从香水到钟表,各行各业开始诞生人见人爱的金字招牌。

中国的假货泛滥如果从1980年代的温州货和晋江货算起,快40年了,我们好像还在假货的沼泽里打圈圈没什么大的长进。

千万不要小看假货问题,它伤害的可是我们国民经济的整个机体。“假货的危害比黑社会大1万倍”,一位行业协会的会长说,黑社会至多算身体局部的一个小脓包,随时挤掉,无关大局,而假货问题更像癌症。

德国人用10年时间重塑了国际社会对“德国货”的信心,我们还要用多少年?

我们学习德国制造,就是要学其“知耻而后勇”的精神。从现在起,我们能用10年时间彻底杜绝假货,让“MADE IN CHINA”像“MADE IN GERMANY”那样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信赖吗?


一把辛酸泪!制造业老板的痛苦指数到底有多高?


对于当下国内市场的乱象,千头万绪首要治假,而治假尤需用重典。假货问题在中国绵延40年而不绝,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关键问题是“有关部门”治理不力,很多地方政府有“糊涂认识”。如果用治理酒驾这样的魄力和勇气去治理假货,结果定将立竿见影。当然如果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对制假售假者“卖一罚万”,也许根本不需政府部门动手,现在买假用假最普遍的农村消费者马上变成成千上万支“打假别动队”,假货的生存土壤或将很快土崩瓦解。

假货不死,创新难起!只有对假货的打击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制造业的创新动力才会被激活,质量靠谱、设计创新的中国制造产品才会逐渐大行其道。

我们学习德国制造,就是要给中小企业创造更优的生存环境。德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雇佣员工人数少于500人,年销售额不超过5000万欧元。德国目前有380万家中小企业,雇佣员工2820万人。按企业数量算,中小企业占德国所有企业的99.96%,雇工人数占70%。在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都有针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精准对策。仅在联邦政府层面,德国经济部就推出“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一整套政策,在支持创新、专业人才保障、企业成立与交接、寻找国外市场发展机会、提供资金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行政手续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小而精、小而美是德国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精工制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一个螺丝,一把小刀,一个拉杆箱,一个水龙头,都可以做到行业第一,世界第一。而且上百年几代人一直传承下来。坚持品质、追求极致、耐得住寂寞正是德国工业精神的精髓。

国人目前赚快钱的思想是学习德国工业精神的死敌。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急躁焦虑的情绪,“灵魂跟不上脚步”,传销、成功学、过度营销、洗脑培训、无底线忽悠、追明星捧网红等等已经把人们折腾得寝食难安。

德国国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比两个广东省的面积略大一点;人口8000万,比广东省还要少一些。漫步在德国城乡,山绿水清,人们安详踏实。强大的制造业是德国人富裕文明的最重要保证。广东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建议我们各级政府官员多到德国考察学习,看看人家德国政府是怎样关心扶持制造业的。对那些坚守实业、追求品质、善待员工、默默耕耘的中小制造企业要给予更多的实惠更多的关怀;我们的中小企业老板,也要多向德国人取经,调整好心态,不要跟风,不要贪大,坚持在一些细分领域做精做强,争取早日成为所在领域的“隐形冠军”。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