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七次常委会议第二专题分组讨论会上,近来频受美国政府封锁打压的华为成为常委们议论的高频词。在大家看来,华为“泰山崩于前而面色不改”的表现,来自于其坚实的技术储备。
“为什么是华为?”王路常委提出了一个在座常委们都关注的话题,国家在各科研院所和国企上投入巨大,效益却差强人意。他建议,我国应该发挥“举国体制+市场机制”的优势,加强统筹,扩大开放,给科技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中美经贸摩擦给我们真真切切上了一课,还是那个不变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胡国珍常委表示,如果不是凭着未雨绸缪的态度,持续不断进行研发,牢牢掌握核心技术,面对“断供”风波的华为恐怕很难有如此底气。她建议,要注重顶层设计,抓住技术创新的核心,稳步推进协同创新,提升技术创新对制造业企业的提升能力。
何志敏常委一发声便直指我国制造业目前存在的几个棘手问题:产业链之痛和核心技术之殇。“我国企业每年向国外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持续高涨,我们自己的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很多知识产权问题。”在他看来,这些问题是我国制造业必须跨过去的坎儿。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培育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完善合理的相关政策的支撑。
“为什么在一些原本产业条件和技术基础都不错的地方,中央的政策落实不到位、产业升级缓慢?”吴昌德常委曾随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到多地调研制造业发展,他发现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相关政策过程中,存在认识不到位、部门之间互相扯皮、体制机制改革不彻底和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
“不是有了好政策就会有好结果。”吴昌德常委拿科技人员的“帽子”问题举例说,原本人才政策向西部倾斜是为更好地帮西部地区留住人才,但结果是“人才戴上帽子等于插上了翅膀,飞得更高跑得更快”。他建议,要继续深化科技体制和国企改革,激发大型国企技术创新的热情,确保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同时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的督查问责。
李华栋常委在发言中强调,要进一步深化认识,调动政府、企业、人才、社会组织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逐步建立政府服务、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机制。
赵雨森常委建议,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坚持创新驱动,推动产学研结合,抓住国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机遇,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要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制度环境,制定更精准、更符合地方实际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加强服务、搭建平台,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