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掮客到版权掮客需要什么?
一份“神兵天降”的法院判决书以及一套无孔不入的“鹰眼”系统。
从2014年初登A股市场时眼花缭乱地跨界,到2017年洗心革面聚焦主业,视觉中国的“幡然醒悟”显然不只是因为资本市场逻辑变化,更多是利益使然。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权利声明和水印,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著作权的证明;
2016年,视觉中国研发了“鹰眼”的图像追踪系统,潜在用户增长超过84%。
这两个重要事件,是视觉中国 “诉讼营销”之路的基石。
做一门挣钱的生意
《星际穿越》里,在意识到补给不足后,库柏驾驶着徘徊者2号,选择了从永恒号分离,坠入黑洞。万籁俱寂中,一个散发着耀眼光芒的环状物在漆黑的宇宙中旋转。
谁也没有料到,电影播出的五年之后,人类便能一窥黑洞的真容。
5000多万光年外,一家图片版权商看到了商机,在这张凝结了全人类心血的“黑洞照片”上,打了一个章,然后以150元/张/次的价格挂在官网出售,美其名曰“版权”。
80后对这个情节可能并不陌生。
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也是这样做的,“就像我的骡子一样,帮你盖个章。”
可惜,500年后的人潮里,没有至尊宝。
人们将视觉中国视为了一个“利欲熏心”的版权贩子。
2000年4月,互联网的东风从硅谷吹到了中国,财富新贵层出不穷,柴继军的“老搭档”李学凌说,“互联网这帮人就会烧钱,我们做一个不烧钱的、能赚钱的生意吧。”
随后,二人创办了视觉中国的前身——Photocome,意为“图片来了”。
上线第一个月,交易平台便销售了4万多元的图片,还吸引了新浪。
多年以后,李因为经营理念不合离开了Photocome,只身创办欢聚时代。柴却将那句“赚钱”视为了人生格言。
从售卖图片到售卖版权,柴继军将尚在襁褓的视觉中国培养到A股市场,花了14年。
但视觉中国从25亿对价狂奔至200亿市值,只花了不到5年,这一关键就在于它 “诉讼驱动型”商业模式的诞生。
“天降”判决书
视觉中国官网挂着一份引以为傲的荣誉。
2014年,在历经三年的周旋与激辩之后,视觉中国诉正林公司的“侵害著作权”终于胜诉,这场关于如何判定“著作权”的经典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纳入了2014年的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中。
也正是在这一年,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正式站在了A股市场。
当时的远东股份以24.88亿的价格,收购了视觉中国旗下两大核心资产华夏视觉与汉华易美,增值率高达1569.54%。
借壳并不容易,尤其是估值如此之高的借壳案例。
于是,交易方廖道训、柴继军等人给出了累计近11亿的业绩承诺:
华夏视觉与汉华易美未来五年(2014 至 2018 年)的扣非净利润(合并计算)分别不低于1.120亿元、1.596亿元、2.212亿元、2.774亿元及 3.286亿元。
然而上市之前,2011年至2013年,华夏视觉和汉华易美的扣非净利润之和分别为2123.82 万元、3736.87万元和7900.44万元。
视觉中国的底气从何而来?
让我们将目光回溯至2007年。
哈尔滨当地的一家小软件商正林公司,正在焦头烂额地筹备“软交会”,为了在展会上一鸣惊人,正林公司决定在宣传上下点苦工。
略微思量后,正林公司将设计和印刷宣传册的工作,委托给了哈尔滨共和广告营销策划有限责任公司。
然而颇不凑巧,这家广告营销策划公司的美工在设计宣传册时,擅自使用了多张“来路不正”的图片,正是Getty公司授权给华盖创意公司的作品。后者,是视觉中国全资孙公司。
2011年3月9日,哈尔滨的暖春还没有来,华盖创意公司以“著作权侵权”的缘由,将正林公司告上了法庭。
最初,由于华盖创意公司未能提供被控侵权作品的底片或未经修改的数码照片文件,其所提供的仅有Getty公司公布在其官网上的被控侵权图片,而在此之前,互联网上已有多家公司公开销售与被控侵权图片内容、摄影师完全相同的图片,华盖创意公司败北。
卷土重来后的华盖创意公司补充提交了摄影师Ryan McVay宣誓公证书,《免版税经销商协议》等与已公证的一系列材料。
终于,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一锤定音,判定著作权侵权成立。
那一年的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是这样评论的:“网站上的‘署名’,包括本案中的权利声明和水印,构成证明著作权归属的初步证据,在没有相反的证据情况下,可以作为享有著作权的证明。”
这也就意味着,视觉中国的水印和权利声明,就是拥有这张照片所有权的“最好证据”,除非有相反证明。
相比之前老老实实、事无巨细的摆证据、讲道理,此后视觉中国的维权之路就“省心”多了。
如在2015年里,视觉中国诉江中药业和梦微公司的“官微著作权侵权案”已驾轻就熟。
庭审阶段,华盖创意公司一一摆出了带有 “华盖创意”水印的图片、Getty公司的确认授权书以及美国华盛顿州公证员所出具公证。
海淀区人民法院认为这些构成证明著作权权属的初步证据,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华盖创意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证明。
这一案例被列入了2016年度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创新性案例。
“创新意义在于对此类新型的网络证据保全方式的审查规则进行了探索,对于减轻权利人维权负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法院在案件创新性评价中表述。
这正是从这段时期开始,视觉中国在“漫漫”维权路去而不返。
天眼查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上市公司视觉中国法律诉讼有141条,其旗下两家公司汉华易美涉及法律诉讼4011条,华盖创意公司涉及法律诉讼8000余条,三家公司涉及纠纷案件共12000余条,其中案由大部分为起诉他人公司作品侵权。
2014年至2017年,华夏视觉和汉华易美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1.161亿元、1.815亿元、2.376亿元和3.08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高达46.89%、56.36%、30.93%和29.97%,连续四年完成业绩承诺。
“鹰眼”狩猎
当然,诉讼便捷更多体现了法理的进步,它可以成为“诉讼营销”的秘密武器,但并非视觉中国版权争议的起点。
在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上市”的公开材料中,曾经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知识产权维权模式:
销售团队或维权团队发现疑似侵权客户——核实图片来源,是否有购买记录——与未获授权客户协商签订销售合同——不配合协商则移交律师——和解或发起诉讼。
这一模式被大规模应用的契机,来源于视觉中国的一款“核武器”。
2016年,视觉中国开发了一款名叫“鹰眼”的图像追踪系统,它的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快速而精确地找到,网络世界任何一个地方的视觉中国图片。只要是视觉中国图库里盖着“水印”的照片,都逃不过鹰眼的“法网”。
2017年,视觉中国通过鹰眼数据实现潜在用户增长超过84%,协议客户超过54%。
获客效率大幅提升的2017年,视觉中国果断选择了聚焦主营业务——“视觉内容与服务”,剥离了“数字娱乐”等业务。
在此之前,被资本市场迷得眼花缭乱的视觉中国不仅将“视觉数字娱乐”、“视觉社交社区”和“视觉内容与服务”一道作为核心运营板块,甚至还拓展了旅游等文娱项目。
“鹰眼”系统的开发,让维权营销在视觉中国的核心业务中逐渐稳固。
2014年-2017年,视觉中国视觉内容与服务的营业收入从3.21亿元飙升至5.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7.35%。
时常活跃于公众视野的柴继军,也开始表达一个观点——机会无处不在。
“一些自媒体运营者缺乏版权意识,我们很多内容被互相拷贝,这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但也是最大的机会”;
“原来我们都是报纸、杂志、门户网站,现在一个微信公众号、凤凰号、一点号,有可能都是我们超过一个报纸的量。不断找到你的用户,给他们来提供服务”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2017年,国内另一家图片交易平台全景网络,为了找到自己的用户,贷款组建了法务团队。
全景网络将之称为“维权式营销”。
为了顺利组建“维权式营销”的团队,全景网络不惜向商业银行新增短期贷款486.64万元,同时公司运营成本激增,在营业收入微增0.52%的情况下,净利润亏损329.57万元。
那一年,全景网络法务人员从0增至24人,营销人员从63增至111人,通过图片版权跟踪维权的方式带来“图片收入”以及“图片维权收入”增加2140.50万元、较同期增长28.06%;
版权生意的边界
渐渐,人们意识到了不对劲——图片版权市场,似乎正从一个深渊走向另一个深渊。
“黑洞”事件是一个导火索。
为了给“维权营销”增加弹药,国旗、国徽、领导人肖像、课本插图,还有潘石屹自己找人拍的望京SOHO,都被收罗到“视觉中国们”的图库里,戳上了淡淡地“印章”。
尽管视觉中国将这些具有版权瑕疵的“商品”慌忙甩锅给了签约摄影师,但仍不足以平“民愤”。
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视觉中国的。”
因为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视觉可接触之处,都可能埋伏着视觉中国的水印。只要那些所谓摄影师,将一张张找不到来源的图片上传到图库。
一边不加审核地掠夺式搜寻素材,一边大开“鹰眼”进行着以销售为目的的“维权”,视觉中国们的“版权生意”遭遇网络狙击。
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国内图片版权经营商的图库里,究竟有多少图片的版权无法自证?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在其专栏指出,“不具有独创性的含有国旗、国徽或其图案的图片,不满足著作权法意义上作品的要求,很难再形成独立的作品。
“对于此类图片,类似视觉中国等机构,自然不得也不应声明获得版权授权,不得也不应以‘版权许可或许可使用’的名义再向他人单独收取费用。”
人民网的社论则直言不讳地指责,“视觉中国的行为,已经越过了正常维权的边界,进入到“未经批准,擅自从事著作权集体管理活动”的违法领域”。
重视版权无可厚非,视觉中国,全景网们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视觉素材市场,如果无法掌控“维权”与“营销”的边界,国内的版权生意,还将遭受更多舆论与法律风险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