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技术到拥有3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继而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青县的汉智数控机床公司历经数年搞研发,从钣金生产企业一跃成为数控机床行业内的知名企业,变输血为造血,打破了国际企业的垄断,从不盈利成长为年销售额近2亿元的企业。
转型外行变身高手
汉智公司从钣金行业转型到数控机床产业,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遭遇了困境时的无奈之举,而是在企业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
汉智公司的前身沧州精诚伟业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机箱为主的钣金制造厂,经过十几年发展,钣金业务年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7000万元以上,成为青县机箱产业的领军企业。
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公司负责人王金成对这个行业发展有着清醒地认识:机箱行业属于配套加工产业,技术含量低,没有自主品牌,难以真正做强做大。一年7000多万元的销售,基本上已做到顶峰了,再发展空间也有限,况且专业技术水平再提升也很困难了。
要想大发展,必须走高端创新之路。当时,公司生产机箱所用的加工设备多是德国、日本产的机床,设备固然先进,但企业使用起来也有所限制,比如这些数控机床上都装有监控设备,一动就会锁码,就得等对方人员来给解码。
这让王金成下定决心,要生产钣金加工行业的数控机床,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
但转型谈何容易,当时公司可是零技术,完全一个“门外汉”。而且机床行业是高投入,且研发周期长,见效慢。但王金成咬定青山不放松,从2006年起,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请老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组建技术团队进行研发。
为了吸引高端研发人才,他们还在北京成立了研发中心,高薪聘请有识之士,并与相关科研机构等机构联合研发。
欧美的先进技术大多经过几代人多年的积累沉淀,一个从未接触过机床生产的门外汉能有多大作为?这样的质疑不是没有。
在王金成看来,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他们靠着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信念,从图纸设计、零部件构造、结构框架等方面反复摸索攻关。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外壳结构到“大脑”上,汉智拿下了12项专利,有了叫板国际对手的底气。
突破年销额将达两亿元
不久前,安徽的一家集团公司由当地副市长带队,和汉智公司签订了4000万元的订单,如此高的知名度和大单子,在当初是不敢想象的。
当机床生产出来时,由于没有知名度,而且还有很多人心存质疑,卖给谁是公司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汉智采取了先开发本地市场的策略。周边很多机箱生产企业,他们让企业先用,觉得合适再给钱,有问题及时改。有的本着同行业给点面子买台回去,但即使这样,最初一年也只卖出去五六台。
当时,汉智公司在成立前期就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惨淡的销量与高投入形成了鲜明反差。尽管没有盈利,但他们依然在研发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开发本地市场的好处就是大家离得近,客户有什么问题都能及时反馈,哪些地方有缺陷,需要改进,都能及时反映给研发人员。
在不断改进当中,汉智公司的数控机床越来越好,当地不少企业用着挺好,价格又有优势,由此慢慢积累了口碑,销量也开始增长。
2015年,汉智公司开始实现盈利,2016年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今年有望实现2亿元的销售大关。而且在华东、华南、江浙地区备受欢迎。
圆梦打破数控机床国际垄断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汉智公司研发的数控机床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3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新型专利,并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行列。其五轴冲床机身系统成为科技部对外合作项目,并享受资金支持。
昔日的外行已经敢媲美国际国内同行。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一方面,汉智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公司取得的10余项专利皆是独有技术,自主研制的数控冲床和数控折弯机技术国内领先,全自动数控机床生产效率是普通数控机床的两倍,同时使用寿命提高两倍,而加工精度更是提高了10倍;在性价比上更具优势。目前,汉智公司生产的高端数控冲床价格达到70万元,折弯机20多万元,与国外先进数控设备相比,价格相同的产品,性价比高出5至8倍。
眼下,随着国内市场顺利拓展,汉智公司还计划到国际市场上去闯荡一番。
做数控机床的初衷已经实现,而王金成又看到了更远的未来。他表示,在数控机床行业如果更新慢,同行业就会有竞争,未来将保持快速创新,做到纵向有深入,横向有扩展。
变输血为造血 汉智转型高端制造
发布日期:2017-07-03
浏览次数:281
上一篇:哈尔滨华德学院携手50
下一篇:国产机床“以柔克刚”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